| 
 | 
南朝辞赋 
 
指宋、齐、梁、陈四代的辞赋。从建安时期开始, 
辞赋的风气有所转变,铺陈都邑之盛、功业之美的大赋 
逐渐被抒情、咏物的小赋所取代。西晋有许多作家写作 
辞赋,但渡江以后曾一度趋于沉寂,到南朝又重新兴盛起 
来。当时的辞赋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继承和发展了 
魏晋以来的抒情小赋,在体格和技巧方面有所创新。一 
些传诵的名篇大多属于这一类。另一类则基本沿袭汉代 
的大赋,以“体物”为主,偏重于铺张和夸饰。这类作 
品虽然较少传诵之作,但个别作品中的片段和字句,也 
曾对后来的作家产生过影响。 
  南朝辞赋的发展与其他文学样式的发展趋势基本一 
致。刘宋初年,颜延之的《赭白马赋》和他的诗一样用 
典繁密。谢灵运的赋作中的长篇巨制有《山居赋》、《撰 
征赋》。《山居赋》写谢氏的始宁别业,但铺陈过多,见 
学而不见才,远不如他的山水诗精采动人。另外几篇如 
《罗浮山赋》、《岭表赋》、《长溪赋》等模山范水的 
作品,从现存的残篇来看,文笔比《山居赋》流丽。稍 
后有谢惠连和谢庄,所存辞赋几乎全是咏物之作。谢惠 
连的《雪赋》和谢庄的《月赋》,隽永清新,素为后世所 
称道。在这一时期,鲍照的辞赋成就最高。《芜城赋》 
写兵□以后的广陵,通过劫前劫后的对比,以奇峭雄健 
之笔抒发了人事沧桑的感慨。《舞鹤赋》、《野鹅赋》、 
《尺蠖赋》诸作,也都寄托深远。 
  齐代的作品比较少。谢□的赋不能与其诗相称,仅 
有《临楚江赋》还比较遒劲。张融的《海赋》,有一些 
写景片段较有情采,但在总体上较木华《海赋》逊色。 
  梁代是南朝辞赋的全盛时期,作家和作品的数量都 
超过前代。当时的宫体诗人写作辞赋,诗、赋的题材、 
风格都无二致,绮语闲情,轻艳流荡。简文帝萧纲今存赋 
作23篇,在南朝作家中仅次于江淹。其《晚春》、《对 
烛》、《采莲》、《鸳鸯》诸题,又同时见于元帝萧绎 
或庾信早年的作品中,可见当时文人时有同作。这些作 
品篇幅短小,多用五、七言句夹杂四、六言句,类似于 
诗、赋的混合。这种体格,谢庄的《山夜忧吟》、《怀 
园引》已开其端,但此时应用得更为广泛,这在文体发 
展史上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梁代成就最大的辞赋作家是江淹。他的作品现存40 
篇左右,题材比其他作家广阔,像《待罪江南思北归赋》、 
《横吹赋》,都是南朝赋作中很少见的。作品中有相当 
一部分是危苦之辞,和上述宫体诗人的赋恰成对照。最 
著名的作品是《恨赋》和《别赋》,千百年来传诵不衰, 
堪称连璧。沈约也是梁代有名的辞赋作家。他的《□涂》、 
《悯国》等篇,其风韵颇近于江淹;《丽人赋》一篇,许 
□评为“曼声柔调,顾盼有情,自有六朝之隽”(《六 
朝文□》),内容形式都属于轻绮一派。 
  陈代仅存赋作20余篇,以徐陵的《鸳鸯赋》较为著 
名。 
  南朝辞赋的主要倾向仍然是崇尚华靡,内容深刻而 
艺术上有所创新的不多。萧统《文选》选录作品详近略 
远,但刘宋以后的赋仅录7篇,当出于这个原因。 
                  (沈玉成)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