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行诗
Il sonetto
音译为“商籁体”。源出普罗旺斯语Sonet。 起初
泛指中世纪流行于民间、用歌唱和乐器伴奏的短小诗歌。
意大利中世纪的“西西里诗派”诗人雅科波·达·
连蒂尼(生年不详,约卒于1246至1250年间),是第一个
采用这种诗歌形式,并使之具有严谨的格律的文人作者。
十四行诗有固定的格式。它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
两节四行诗,后一部分是两节三行诗,共十四行。每行
诗句通常是11个音节,抑扬格。每行诗的末尾押脚韵,其
排列方式是:ABAB,ABAB,CDE,CDE。它和歌谣、抒情
短歌同为当时意大利抒情诗中流行的体裁。
13世纪末,十四行诗体的运用由抒情诗领域扩及叙
事诗、教谕诗、政治诗、讽刺诗,押韵格式也逐渐变化
为:ABBA,ABBA,CDC,DCD,或ABBA,ABBA,CDC,EDE。
文艺复兴时期诗人彼特拉克是这种诗体的主要代表。
他一生写了 300多首十四行诗。他断承“西西里诗派”、
“温柔的新体诗派”的传统,以浪漫的激情,优美的音
韵,丰富多采的色调,表现人物变化而曲折的感情,注
进了新时代的人文主义思想。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在艺
术上更加完美,成为其他国家诗人后来竞相模仿的重要
诗体,对欧洲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意大
利体的十四行诗又称彼特拉克体。
十四行诗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繁荣兴盛。诗人梅
迪契、米开朗琪罗、博亚尔多、塔索等,都是优秀的十
四行诗作者。其后,它又成为“马里诺诗派”、“阿卡
迪亚诗派”喜爱的体裁。早期浪漫主义诗人破除传统的
框框,追求自由不拘的诗歌形式,十四行诗一度被冷落,
但19世纪下半叶又得到复兴,卡尔杜齐、邓南遮等均留
下了佳作。20世纪继续流行于诗歌创作。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文学的影响下,十四行诗传入法、
英、德、西诸国,并适应各国语言的特点,产生了不同
的变体。马罗首先把它移植到法国。“里昂派”诗人拉
贝,“七星诗派”诗人龙萨、杜倍雷的作品,使十四行
诗成为16世纪法国的重要诗歌形式。
16世纪初叶,萨里、华埃特把十四行诗介绍到英国。
诗的格式演变为三节四行诗和一副对句,押韵的方式是
ABAB,CDCD,EFEF,GG。在这种类型之外又产生了其他
变体。16世纪末,十四行诗成为英国最流行的诗体之一,
产生了像锡德尼、 斯宾塞这样著名的十四行诗人。 莎
士比亚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诗体。他的十四行诗体
(又称伊丽莎白体),也由三节四行诗和一副对句组成,
以形象生动、结构巧妙、音乐性强、起承转合自如为特
色,常常在最后一副对句中概括内容,点明主题,表达
出新兴资产阶级的理想和情怀。以后,弥尔顿、华兹华
斯、雪莱、济慈等也以写作优秀的十四行诗享有声誉。
十四行诗传入德国较晚。 奥皮茨在 《德国诗论》
(1624)里最先倡导十四行诗,制定诗歌格律的规则,对
德国诗歌的发展产生了作用。歌德和浪漫派诗人对这一
形式也很重视。
(吕同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