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首页 > 诗词常识 > 外国诗词常识 > 达达主义
· 先秦
·
· 魏晋
· 南北朝
·
· 唐五代
·
·
·
·
·
·
· 近代
· 现当代
· 不详
达达主义
Dadaisme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的现代文艺流派。倡导者
是法国诗人特里斯唐·查拉。1916年,查拉在瑞士苏黎
世与一些青年诗人组成文艺小组,他们翻开一部字典,
用手随便一指,恰好指到“Dada”这个字,就用它命名。
“Dada”本来是初学说话的幼儿语言,意思是“马”。
用作文艺活动的旗号,并无任何意义。但达达主义的宗
旨在于反对一切有意义的事物,反对一切传统,反对一
切常规,也反对被认为有意义的文学艺术,包括达达主
义在内。它主张以梦呓一般混乱的语言、怪诞荒谬的形
象表现不可思议的事物。正当规模空前的战争在摧毁物
质世界和人民的生命的时候,有一群青年人仇恨这场战
争和产生这场战争的精神世界。他们要否定这个精神世
界,但又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来代替它。他们所意识到的,
就是必须将旧的精神世界彻底破坏,新的精神世界才能
够产生。这就是达达运动的根本意义。
  达达主义者的精神状态是非常空虚的,他们常用帕
斯卡尔的一句话来表白自己:“我甚至不愿知道在我以
前还有别的人。”查拉在回顾达达运动时说:“目的在
于设法证明在各种情况下诗歌是一种活的力量,文字无
非是诗歌的偶然的、丝毫不是非此不可的寄托;无非是
诗歌这种自然性事物的表达方式,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形
容词,我们只好叫它达达。”查拉认为达达运动的历史
意义是:“指导我们行动的原则的确是‘破坏一切’,不
过它的价值也正在于为后继的事物扫清道路。”
“达达”展览会招贴画
  查拉在苏黎世发起达达运动的时候,在纽约也有人
表示了类似的态度。这说明达达式的精神状态当时在西
方的青年知识分子中间比较普遍。1919年,巴黎有三个
年轻的诗人:勃勒东、阿拉贡和苏波,创办《文学》杂
志,杂志名称是反语,指与一般文学相反的“文学”。同
年年底,查拉来到巴黎,《文学》立即成了达达的喉舌。
达达主义虽然曾经一度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有如昙花一
现。到1921年,巴黎大学生抬着象征达达的纸人,把它扔
进塞纳河“淹死”。接着,勃勒东和苏波发表第一部超
现实主义作品《磁场》,同时开始出版第二集《文学》
杂志。超现实主义诞生,达达即为超现实主义所代替。
                  (叶汝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