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首页 > 诗词常识 > 外国诗词常识 > 新加坡文学
· 先秦
·
· 魏晋
· 南北朝
·
· 唐五代
·
·
·
·
·
·
· 近代
· 现当代
· 不详
新加坡文学

新加坡的人口约有四分之三是华人,其余是马来人、
印度人等。它的官方语文有华文、英文、马来文和泰米
尔文四种,所以有四种语文的文学作品。
  新加坡过去是英国的殖民地,1965年获得独立。它
过去的文学主要是马来古典文学。
  由于新加坡的大多数居民是华人,中国文学的影响
比较深广。1919年中国发生“五四”运动后,新加坡的
华文报章也很快地陆续刊登用白话文体写的文学作品。
从1924年开始,各华文报刊相继增辟文艺副刊,如《小说
世界》、《南风》、《星光》等。同时,反殖民主义和
反封建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不断增长,并形成20年代华
文文学运动的主流。1925年,李西浪(?~ 1972)所著长
篇小说《蛮花惨果》,描写作为“猪仔”的华工在婆罗
洲(今加里曼丹)被奴役的非人生活。1927年,张金燕
(1901~ )在《荒岛》上发表多篇短篇小说,大多描写
妇女在殖民地的半封建社会里的不幸命运。这一时期比
较重要的小说还有邱志伟的《长恨的玉钗》(1924)、拓
哥的《赤道上的呐喊》和曾华丁的《五兄弟墓》(1928)
等。
《新马华文文学大系》封面
  1929年陈炼青(1907~1943)首次提倡文学作品应有
地方色彩。1934年丘士珍发表论文《地方作家谈》,进
一步强调应鼓励乡土作家的创作。他的作品《□□与娘
惹》(意为土生土长的华人先生和太太,1934)是华文文
学史上的第一部带本乡本土色彩的中篇小说。在华文戏
剧方面,1933年首次演出了具有地方色彩的独幕剧《芳
娘》、《一侍女》、《绿林中》和《兄妹之爱》。
  1937年7月,中国抗日战争爆发,新加坡的华人社会
也掀起了支援中国的抗日救亡的运动。许多文艺创作也
以抗日救亡为主题,并涌现一批优秀作品,如张一倩的
中篇小说《一个日本女间谍》(1938)、铁抗(原名郑卓
群,1913~1942)的中篇小说《试炼时代》(1938)、乳
婴的短篇小说《八、九百个》、吴天(1912~ )的
剧本《伤兵医院》(1937)和王君实(1918~1942)的散文
《海岸线》等。此外,比较优秀的短诗有刘思的《黄包
车夫》(1939)和椰青(1921~1939)的《埋葬》(1938)。
  1942年日军侵占南洋群岛之后,铁抗、王君实等作
家相继遇难,文学活动处于低潮。日本投降后,文学创
作活动重新活跃起来,出现了一批以描绘战争和抗日地
下活动为题材的英文小说。较著名的有陈基安的《无声
的敌人》(又名《马来亚》,1952)、尼维·刹特的《一
个像艾丽丝的小镇》(1950)、迈克·强的《榴□树》
(1960)、葛烈维尔的《鼠王》(1962)和烈斯李·托玛斯
的《娘子军》(1966)。
  随着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马来作家马苏里、
玛斯等于1950年8月创立了“五十年代作家行列”,亦称
“五十年代派”,其中多数作家坚持了“为社会而艺术”
的创作原则,表现了浓厚的民族主义倾向。作家哈伦·
阿米努拉锡以1511年马来人反抗葡萄牙殖民者侵略的英
勇事迹为题材写成小说《阿旺元帅》及其续集《阿旺元
帅之子》。诗人马苏里写了热爱乡土和民族的诗集《白
云》(1958)、《时局的色彩》(1962)和《苦花》(1962)。
苏拉特曼·马卡山的短篇小说《没有出路》(1958)描写
一个马来舞女的不幸遭遇。新加坡独立后,不少马来作
家迁回马来西亚,马来文学的中心也逐步由新加坡转移
到吉隆坡。
  战后的华文文学的特点之一是描写劳苦大众,特别
是以老一辈的华侨劳工、矿工、割胶工和农民的艰苦创
业为题材的作品,占有重要地位。比较杰出的有李过(原
名李今再,1929~ )的中篇小说《大港》(1959)、《新
垦地》(1960)和长篇小说《浮动地狱》(1961)等。苗秀
(原名卢绍权,1920~1980)的中篇小说《新加坡屋顶
下》(1952) 也是一部描写社会下层人物的代表作。
  新加坡独立以后,除马来作家的“五十年代作家行
列”作为新加坡马来文作家协会继续存在外,泰米尔作
家协会、新加坡(英文)作家协会和新加坡写作人协会
相继成立。
《文学》封面
  新加坡写作人协会是新加坡公民用华文写作的作家
的组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新加坡的华文写作者
于1945年底成立星华写作人协会,但因英国殖民当局颁
布紧急法令而自动解散。1947年底成立的星华文艺协会
也出于同一原因而解散。1970年8月,在连士升(1907~
1972) 等作家的倡议和推动下,成立新加坡作家协会;
1976年5月,改名为新加坡写作人协会,选举小说作家黄
孟文为会长。协会创办《文学月报》(后改为《文学》
半年刊),开辟文艺副刊《写作人》,出版文学丛书,鼓
励会员从事文学创作,并举办文学理论讨论会、专题讲
座、诗歌朗诵会等,同时组织国际文学交流活动。
  战后新加坡文学发展的主要倾向是现实主义,并强
调地方色彩和题材多样化。这时期涌现了一批比较优秀
的文学作品,其中有不少是反映底层社会的贫困,对不
合理的社会有所揭露。比较著名的华文作品有苗秀的长
篇小说《残夜行》(1976,曾获新加坡1978年度书籍奖),
石剑洪的中篇小说《高楼内外》(1979),以及黄孟文的
《再见惠兰的时候》、李汝琳(原名李宏贲)的《新贵》
(1978)、韦西(原名黄□辉,1935~  )的《捉贼》
(1977)和蓉子的《画像》(1979)等短篇小说。此外,老
作家于沫我(杜又明,1916~  )的新著《于沫我短
篇小说集》也于1979年出版。
  在英文小说方面,有吴宝星描写新加坡青年爱情故
事的长篇小说《长梦悠悠》(1972)和陈国盛所写的三部
曲《新加坡之子》(1972)、《马来西亚的人》(1974)和
《放眼世界》(1975)。还有弗兰西斯·托马斯的《一个
移民的回忆录》(1972)和N.I.罗氏的《被遗弃在热带海
滨的华人》(1974)等。短篇小说方面比较著名的有嘉蒂
莲·林的《怪物》(1978)和叶裕金的《家长》(1975)。
后者被评选为1975至1977年的东盟文学的优秀作品之一。
  70年代出现了一批描写爱情的马来文长篇小说。如
玛斯的《马伊尔要结婚》、苏来第·西班的《大炮与爱
情》和奈英姆·代比的《毁灭》(1978)等。比较优秀的
短篇小说有福阿特·沙林的以追求自由为题材的《我要
把心儿带到何方》(1974),卡玛列亚·阿旺以试管婴儿
为题材的《他不是咱们的》(1975),以及尤诺斯·赛伊
德的描写航海生活的《马玛特船长》(1976)等。
  诗歌方面,获1979年东盟文学奖的知名诗人艾温·
谭布(1923~ )著有英文诗集《大地的肋骨》(1956)、
《第二语音》(1976)和《上帝也会死》(1977)等。他的
诗《一个普通的人》,反映了旧的观念与现代思想之间
的冲突对于亚洲传统的家庭观念的影响。穆罕默德·拉
蒂夫·穆罕默德的诗《我的同胞在我出生之日》获1974
年马来诗歌创作第一奖。泰米尔文诗歌有诗人伐南所写
的《节日的歌》(1978)等。华文诗歌方面,较突出的有
柳北岸(原名蔡文玄,1903~  )创作的长达3,254行
的叙事诗《无色的虹》(1977),描写一个普通华侨的生
活史。此外,有诗集《捕萤人》(1979)的作者周粲(原
名周国灿,1934~  )、诗集《五月》(1955)的作者
杜红(原名郑亚本,1936~  )和诗集《内外集》(1978)
的作者王润华(1914~ )等。
  剧本方面有田流(原名钟文灵,1931~  )的华文
剧作集《三万元奖金》(1972)和《田流剧作集》(1979),
其中有些电视剧,如《守财奴》、《国与家》(1971)和
《赌》(1971)都以现实主义手法对社会的丑恶现象作
了一定程度的讽刺与揭露。英文剧本有强调各民族和睦
相处和作为新加坡人感到幸福自豪的作品,如吴宝星的
《微笑之余》(1965),描写异族青年男女的恋爱,反映出
种族意识被逐渐削弱;杨罗柏的《新加坡,你在何方》,
反映不同种族的遭遇。这些作品表明英文的使用已超越
了种族的界限。此外还有诺尔的马来文剧本《农民的女
儿》,描写一位农村姑娘英勇保卫家乡的故事。全剧富
有新加坡的地方色彩。
  参考书目
苗秀:《马华文学史话》,新加坡,1968。
 苗秀编选:《新马华文文学大系》,第一集(理论),
新加坡,1971。
 赵戎编选:《新马华文文学大系》,第八集(史料),
新加坡,1971。
                   (凌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