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首页 > 诗词常识 > 外国诗词常识 > 柬埔寨文学
· 先秦
·
· 魏晋
· 南北朝
·
· 唐五代
·
·
·
·
·
·
· 近代
· 现当代
· 不详
柬埔寨文学

柬埔寨建国于 1世纪,当时称为扶南国,公元68年
为印度南部部落首领混滇所征服。混滇自立为扶南国王,
并把印度南部的文化传入柬埔寨,从此,柬埔寨人民便
有了自己的古文字。这种文字是根据印度南部的婆罗迷
文创造的,今日的柬埔寨文就是在它的基础上演变而来。
柬埔寨古代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相当丰富,从吴哥古
迹的浮雕上看,印度的史诗《摩诃婆罗多》等故事早已
盛行,但在吴哥王朝以前,没有成文作品传世。
  吴哥王朝(802~1426)是柬埔寨文化繁荣时期,婆
罗门教和佛教对柬埔寨文学有巨大的影响。这一时期的
文学主要是以印度史诗和佛本生故事为题材的宗教文学,
如著名的《罗摩的故事》就是从印度的史诗《罗摩衍那》
改写的,但其中加上了本国的神话传说,已成为具有本
民族特色的作品。这部作品的作者和创作年代均无从查
考,现有的版本也残缺不全,只剩下第 1至10册和第75
至80册。
  吴哥时期许多诗人喜欢把自己的诗作刻在石碑上,
这就是学者们所称道的石碑文学。其中著名的诗人有迪
华格拉、雅德哈玛拉皮瓦等,他们以石碑诗文的形式记
载当时各个时期的成就,为后人研究吴哥王朝的历史提
供了重要资料。同时,这些诗文韵律严谨,格式齐整,具
有民族特色,是柬埔寨古典诗歌的典范。
吴哥古迹《摩诃婆罗多》故事浮雕
  1420年吴哥被暹罗攻占,布涅雅特国王复国后,于
1426年迁都金边,吴哥王朝时期便宣告结束。在战乱中
许多文献典籍遭到破坏,吴哥古迹艺术宝库也被遗弃。
一度兴盛的婆罗门教和大乘佛教逐渐为小乘佛教所取代,
梵文也随之被巴利文所更替,这对柬埔寨文学的发展有
重大的影响。这个时期的文学中最有价值的是民间文学。
许多民间故事有一定的人民性,主人公多为普通百姓,敢
于反抗封建压迫。最有代表性的是《特明吉的故事》和
《阿勒沃的故事》,它们的作者爱憎分明,使用辛辣的
语言揭露封建统治者的丑恶面目,歌颂普通农民特明吉
和阿勒沃的机智和勇敢,使他们成为历代传颂的传奇人
物。这些民间故事中还流传着一些相当独特的创世神话,
如《金环蛇的故事》。关于雷电的故事、蚊子的故事等,
也都属于这类民间故事。此外,动物寓言故事也很流行。
故事中把各种动物加以人格化,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其中《索皮顿赛》最受欢迎。索皮顿赛是“兔子判官”
的意思,它描写聪明、勇敢的小免子见义勇为,抑强扶
弱,颂扬劳动人民的不畏强暴和敢于主持正义的精神。
  与民间文学并存的,当时还有宫廷文学,作者大多
出身于上层阶级。他们的作品或颂扬国王,或宣扬轮回
思想等。
  1863年柬埔寨沦为法国殖民地,柬埔寨民族文化面
临着毁灭的危险。然而,西方文化的传入,也从另一个
方面促使柬埔寨文学起了新的变化。首先,是现代小说
的出现,《苏帕特》和《珠山玫瑰》都是当时具有代表
性的作品。《苏帕特》是著名作家林根(1911~1959)的
代表作,描写一对青年男女苏帕特和曼燕忠贞的爱情。
《珠山玫瑰》是另一著名作家涅·泰姆(1903~ )的
作品。主人公泽特是拜林的矿工,由于他勤劳、诚实、
勇敢,两次救矿主父母脱险,博得了赏识,最后继承了
矿主的产业。虽然这两部作品存在着缺点,但它们体现
了民族化的精神,被认为“高棉化文学运动”中的优秀
作品。
  叙事诗《冬貂》的整理出版,是柬埔寨诗歌的成就,
它基本上摆脱了古诗惯用的梵文和巴利文等冷僻词语,
采用大众化的语言。《冬貂》具有较大的社会意义,它
揭露和鞭挞封建礼教,歌颂冬和貂忠于爱情和反抗封建
恶势力的精神。同时,它在艺术上生动地塑造了几个鲜
明的人物形象。
  1945年以后,随着抗法斗争运动的高涨,出现了反
映人民斗争的作品,如《震撼高棉的革命》一书,收集
了阿扎斯瓦起义、博昆宝起义等抗法斗争的故事。1953
年柬埔寨赢得独立,柬埔寨文学得到了发展。中长篇小
说开始涌现,如诉说殖民统治时期的苦难、歌颂独立以
后的美好生活的《新太阳照在旧的土地上》;揭露社会
的黑暗、向往着光明的未来的《汽车司机森》、《乡村
女教师》、《劳工》;抨击封建婚姻制度、提倡婚姻自
由的《河水流不息》、《蜂毁花》;揭露越南阮王朝侵吞
下柬埔寨、谴责南越反动统治者侵略柬埔寨罪行的《露》、
《孤女》等。
  60年代初,诗人伊姆·乌莱写了不少慷慨激昂的反
美爱国诗篇,他的诗集有《怒火熊熊》(1964)等。
  1970年“三 .一八”以后,柬埔寨人民进行了 5年
民族解放战争,解放区的文学工作者根据真人真事创作
了许多革命故事。如小说《妈妈的牺牲》,以1967年三
洛农民暴动和1968年 1月西北区武装起义为背景,描写
一个贫苦农民的一家在祖国的解放事业中英勇牺牲的故
事。此外,还有反映金边学生运动的小说《达姆彭的红
心》(1976)等。
                  (陈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