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首页 > 诗词常识 > 外国诗词常识 > 澳大利亚文学
· 先秦
·
· 魏晋
· 南北朝
·
· 唐五代
·
·
·
·
·
·
· 近代
· 现当代
· 不详
澳大利亚文学

澳大利亚虽然是一块古老的土地,但在欧洲人登陆
之前,当地的土著民族仍处于原始公社时期,无文字,仅
有萌芽状态的口头文学。18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成为英
国殖民地,陆续有大批英国流放犯定居,以后才逐渐产
生了见于文字的文学作品。因此,澳大利亚文学实际上
是英语文学。
  澳大利亚文学起始于殖民时期(1788~1890),以
流放犯和乡野劳动者的口头歌谣为开端。帕特森搜集编
纂的《古丛林歌》(1905)就是这一时期的歌谣汇集,其
中大多抒发被侮辱与被压迫者的感受,有较多的民主精
神。最早在澳大利亚出版的诗集是英国官员巴伦·菲尔
德(1786~1846)的《澳大利亚诗歌的第一批果实》(1819),
但艺术性不高。随后出现一批当地出生的诗人:威廉·
查尔斯·温特沃斯(1793~1872)、查尔斯·汤普森(1806
~1883)和查尔斯·哈珀(1813~1868)等,其中哈珀较为
突出,他受英国诗人弥尔顿、华兹华斯和雪莱的影响,擅
长描绘景色和叙事。继之而起的亚当·林赛·戈登(1833
~1870)在当时颇负盛名,但意境不高,著有《丛林歌谣
与跃马曲》(1870)等。亨利·肯德尔(1839~1882)是这
个时期造诣较高的诗人,以抒情诗见长。
  小说的出现较迟于诗歌。最早类似小说的作品是流
放犯亨利·萨弗里(1794~1842)写于狱中的《昆塔斯·
塞文顿》(1830)。但在1850年前后,游记、回忆录等成
为文学的主要形式,它们向英国本土介绍澳大利亚的风
土人情及殖民者的生活情况。后期,这种形式的作品更
接近于小说。较有影响的作品是亨利·金斯利(1830~
1876)的《杰弗里·哈姆林回忆录》(1859)、马克斯·
安德鲁·希斯洛普·克拉克(1846~1881)的《无期徒刑》
(1874)和托马斯·亚历山大·布朗(1826~1915)的《武
装抢劫》(1888)等,这些作品描写了放牧漫游、流放囚
犯、绿林好汉、淘金致富等典型的澳大利亚生活场景,其
中最突出的是《无期徒刑》,作者根据历史材料,在作
品中揭露了澳大利亚早期的殖民流放制度。
  这个时期的文学创作,无论是诗歌还是小说,成就
都不甚突出,基本上囿于英国作家和文学流派的影响,没
有形成澳大利亚文学自己的风格特色。多数作品在艺术
上也不够精湛,特别是小说,往往侧重于叙述故事,忽
视人物形象的刻划和心理描写。
  19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开始酝酿成立联邦,兴起
了民族主义运动。同时,由于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袭击了
澳洲大陆,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生活愈加贫困,加之工作
条件恶劣,因此,工人纷纷组织工会,举行罢工,争取
民主,要求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蓬勃兴起的民族民主
运动给澳大利亚文学带来了新面貌。1880年约·费·阿
基布尔德所创办的《公报》杂志公开提出“澳大利亚属
于澳大利亚人”的口号,宣传激进主义、共和主义和社
会主义,团结了一大批作家,形成了“公报派”,促进
了澳大利亚民族文学的发展。阿·乔·斯蒂芬斯(1865
~1933)担任编辑之后,开辟“红页”,大力扶植青年
作家,提倡创作短篇小说和“丛林歌谣”,并组织出版
长篇小说。在他的倡导下,许多作家踊跃创作,出现不
少优秀作品,形成了繁荣的创作局面。民谣和短篇小说
的创作尤为突出。
  约瑟夫·弗尔菲(1843~1912)和亨利·劳森(1867
~1922)是这个时期创作成就最大而且最有影响的两个
作家。弗尔菲是工人出身的小说家和诗人。他的长篇小
说《如此人生》(1903)以日记的形式描述了丛林风光和
劳动人民的悲惨境遇,有明显的民主精神,语言生动幽
默,生活气息浓郁。劳森既写诗也写短篇小说,出版过
诗集《在海阔天空的日子里》(1896)和短篇小说集《当
罐里的水沸腾的时候》(1896)等14部作品。他的诗充满
爱国主义激情,表达了人民反抗压迫和要求民主、自由
的强烈愿望;他的小说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塑造普通劳动者的形象,歌颂他们的优秀品质。语言多
用劳动人民的口语,朴实生动。这两位作家的作品都从
现实出发,具有澳大利亚特色。他们对澳大利亚现实主
义文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此外,短篇小说作家还有:幽默作家阿瑟·霍伊·
戴维斯(1868~1935),反映流放犯生活的威廉·阿斯特
利(1854~1911),反映海洋生活的乔治·路易斯·贝克
(1855~1913),反映工人生活的爱德华·乔治·戴森
(1865~1931)。迈尔斯·富兰克林(1879~1954)的表现
男女平等的自传体小说《我的光辉历程》于1901年发表,
被誉为“第一部澳大利亚小说”。亨利·汉德尔·理查
逊(1870~1946)是一位有才华的女作家,善于发掘人物
的内心世界。她的三部曲《马奥尼的命运》在澳大利亚
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歌谣创作的代表是安德鲁·巴顿·帕特森(1864~
1941),他搜集整理并创作了大量的歌谣,有些在谱曲
以后广为流传,《雪川来客》(1895)等诗至今为人传诵。
其他著名诗人有玛丽·吉尔摩(1865~1962)和克里斯托
弗·布伦南(1870~1932)等。前者的诗具有明显的民主
性,而后者的诗作中较多地表现出了法国象征主义的影
响。
  在诗歌和短篇小说创作的影响下,澳大利亚民族戏
剧艺术也有所发展。1909年剧作家威廉·穆尔 (1868~
1937) 发起,每年举行一次“澳大利亚戏剧晚会”。随
后,路易斯·埃森(1879~1943)与万斯·帕尔默(1885
~1959)等人共同组织了“先驱演员”团体。同时,出
现了一批反映人民生活与斗争的剧本,如埃森的《时机
尚未成熟》(1912)、帕尔默的《黑马》(1922)、凯瑟琳·
苏珊娜·普里查德(1883~1969)的《先驱者》(1922)等。
  20世纪20年代以后,澳大利亚小说又有了长足的进
步。帕尔默继承了劳森、弗尔菲的现实主义传统,写出
了反映劳工运动的著名的三部曲:《戈尔康达》(1948)、
《播种时期》(1957)和《大家伙》(1959)。普里查德
是澳共的创始人之一和重要左翼作家,她写过多部反映
劳动人民生活和斗争的小说和剧本。小说《库纳尔都》
(1929)是最早的一部反映白种人和土著人关系,并对土
著人寄予深切同情的小说。战后的金矿三部曲《沸腾的
九十年代》(1946)、《黄金的里程》(1948)和《有翼的
种子》(1950)描绘了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上半叶澳大利
亚历史的一个侧面。在战后到60年代初将近20年的时间
里,左翼文学蓬勃发展,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家和作品。如
弗兰克·哈代(1917~ )以长篇小说《不光荣的权力》
(1950)抨击了社会的黑暗;艾伦·马歇尔 (1902~ )擅
长刻划儿童心理,以自传体小说《我能跳过水坑》(1955)
著称;工人作家约翰·莫里逊(1904~ )则主要反映工
人生活,著有短篇小说集和长篇小说《蔓延中的城市》
(1949)等。
  30年代至40年代在澳大利亚文坛上有一些关于文学
流派和文艺观点的论争。30年代初期,与诺曼·林赛有
关的“幻影派”诗人反对文学艺术中的狭隘民族主义倾
向,他们有意识地探求一种表现形式,以取代风行一时
的“丛林歌谣”,在诗歌创作上过于追求形式美。代表
诗人有肯尼斯·斯莱塞(1901~1917)、罗伯特·菲茨
杰拉尔德(1902~ )等。1938年雷克斯·英格默尔斯
(1913~1955)发起了“津狄沃罗巴克运动”。“津狄沃
罗巴克”是土语“合并”、“融合”的意思。英格默尔
斯认为文艺家只有和澳洲本土融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创
作出具有美感的好作品;主张作家、诗人应该从土著民
族的艺术、诗歌和传说中汲取营养。尽管这一运动没有
产生出突出的诗人和作品,但自19世纪90年代之后,是
他们首先从新的角度提出民族文学的口号,也是他们首
先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土著民族的文化的。这些观点吸
引了一批青年诗人,对他们的诗歌创作影响很大。40年
代初期,马克斯·哈里斯(1921~ )创办诗刊《愤怒
的企鹅》,提倡先锋派诗歌,即在诗歌创作上袭用英美
的超现实主义表现方法。
  同时,意识流小说开始传入澳大利亚。继切斯特·
弗兰西斯·科布(1899~1943)之后,帕特里克·怀特
(1912~ )在小说创作上着意运用意识流手法,并取得
了突出成就。《人类之树》(1955)、《暴风眼》(1973)等
都是他的成功之作。他的小说注重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语言运用上也有独到之处。因此,怀特于1973年获得诺
贝尔文学奖金,成为澳大利亚第一个得到这种荣誉的作
家。其他著名的作家还有克里斯蒂娜□斯特德(1902~ ),
著有《悉尼的七个穷汉》(1934)等。哈尔·波特(1911
~ )具有独特的风格,用词刻意求新,除短篇小说外,
诗歌创作也很突出。伦道夫·斯托(1935~ )的小说
在写法上接近怀特,但多以西部生活为题材。托马斯·
基尼利(1935~ )是一位多产作家,共有14部小说和
3个剧本。克里斯托弗·考什(1932~  )的作品虽然数
量不多,但风格清新,被认为是近年来一位优秀作家。
  当代诗人中最著名的是阿历克□德温特□霍普(1907
~ ),此外还有朱迪思·赖特(1915~ )、戴维·
坎贝尔(1915~1979)、詹姆斯·麦考莱(1917~1976)、
道格拉斯·斯图尔特(1913~ )等。
  戏剧自50年代以后有了较快的发展,主要剧作家有
亚历山大·布佐 (1944~ )、戴维·威廉逊(1942~ )、
杰克·希伯德(1940~ )、巴利·欧克莱(1931~ )、
约翰·罗默里尔(1945~ )等。近10年来,剧院上演
的澳大利亚戏剧不断增加,这些剧本大多着力反映澳大
利亚现实生活,有强烈的时代感,语言生动,富有民族
特色。
   参考书目
Geoffrey Dutton, ed., The Literature of
Australia,1976.
 Leonie Kramer, ed., The Oxford History of
Australian Literature,1981.
              (胡文仲 马祖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