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洲斯瓦希里语文学
斯瓦希里语属非洲班图语系,是东非国家坦桑尼亚、
肯尼亚的国语,亦通用于东非、中非其他国家的部分地
区。在外来势力入侵以前,东非人民创作了丰富的斯瓦
希里语口头文学,流传至今的多为神话、寓言和动物故
事,其中以动物故事最为脍炙人口。
7 世纪,阿拉伯人进入东非沿海地区,大批移民与
当地班图人通婚,伊斯兰教也开始传入。16世纪葡萄牙
殖民者入侵,经过 200多年的争夺,阿拉伯人获胜,东
非沿海地区归由当时的奥斯曼帝国统治。阿拉伯文化和
伊斯兰教对斯瓦希里语早期文学颇有影响。19世纪80年
代,德国、英国殖民势力相继侵入东非,坦桑尼亚、肯
尼亚先后沦为德、英殖民地。经过长期斗争,东非人民
在20世纪60年代初赢得了民族独立。斯瓦希里语文学在
上述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
斯瓦希里语文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 18世纪到19世纪80年代,即德、英殖民
统治以前。这一时期的斯瓦希里语文学主要是诗歌,最
早有记载的作品是18世纪初用阿拉伯文书写的史诗。这
些诗篇的一部分已整理成现代斯瓦希里语,是研究东非
早期社会史、思想史的珍贵资料。这时期的诗歌大致可
分为三类:
1.史诗作品。取材于阿拉伯历史,描述阿拉伯王朝
的兴亡更替,也寄托着阿拉伯移民怀念故土的感情。主
要作品有《赛义迪那·侯赛因·宾·阿里之诗》、《泰
布卡之诗》。
2.取材于《古兰经》的诗歌作品。影响较大的有《修
法卡之诗》和东非最早的女诗人姆瓦娜·库蓬纳的教诲
诗《姆瓦娜·库蓬纳之诗》。
3.带有民族主义色彩的作品。代表作有《姆亚卡之
诗》与《富莫·李昂戈之诗》。这两部长诗着力描写了
反对异族入侵的历史人物姆亚卡、李昂戈的形象,在斯
语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第二时期 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即德、
英殖民统治时期。这是斯瓦希里语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
19世纪下半叶,斯瓦希里文改用罗马字母拼写,流传日广,
对文学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殖民者对带有明显民族意
识的作品虽加以重重阻挠,但仍有一些作家努力反映社
会现实和民族斗争。诗人阿·贾马尔迪尼的长诗《马及
马及之战》(1946)以1905至1907年坦噶尼喀人民的抗德
武装起义为题材,描写了人民的深重苦难和反抗精神。
30年代以后特别是50年代,随着东非民族独立运动
的高涨,出现了一批民族主义作家,如罗伯特·夏巴尼、
阿姆里·阿贝德、马蒂亚斯·姆尼亚姆帕拉等。他们的
出身和经历虽各不相同,但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他
们的作品对于唤起人民群众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精神起
了相当大的作用。
诗人阿姆里·阿贝德在《阿姆里诗选》(1954)中深
沉地唱出了殖民时代人民遭受的苦难,有力地控诉了殖
民主义者的罪行。他的名诗《自由就是正义》和《团结》
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还著有《诗歌格律》(1954),
总结了斯瓦希里语诗歌的各种形式和韵律。
姆尼亚姆帕拉的诗篇《三块石头之梦》(1957),抨
击殖民者的种族歧视政策,他把当时社会上的三个阶层
白人、印度人和非洲人喻为“三块石头”,呼吁这“三
块石头”凝结在一起,冲破种族隔离的障碍,为建立新的
社会而奋斗。这首诗寄托着诗人对平等社会的理想。
这时期的诗人沙阿达尼·卡多罗以写政治诗闻名,
《我们何处去?非洲人的卫士站出来》(1949)针对殖民
者分而治之的阴谋,强烈地呼吁民族团结。
作家詹姆斯·姆博特尔50年代创作的长篇小说《奴
隶的自由》展现了奴隶贸易兴盛时期东非农村的社会风
貌,歌颂了劳动人民勤劳朴实的美德,对于他们的疾苦
寄予深切的同情。
第三时期 20世纪60年代以后。政治上的独立推动
了斯瓦希里语文学各方面的新发展,并产生了不少富有
朝气的作家。诗歌方面,诗人姆尼亚姆帕拉运用“恩高
杰拉”(即对口诗)、多口诗等体裁创作了《我的妻子,
咱们下乡去》、《乌贾马之歌》(1968)等诗。通过人物
富有个性的对话,塑造了与贫困、愚昧、疾病作斗争中
非洲人民的新形象,抒发了人民创建新生活的豪情。
诗人阿·阿卜达拉的诗集《痛苦的声音》(1973)以
反映现实生活为主,表现手法受到英美诗歌的影响。诗
集中《妈妈请不要杀我》一诗,以尚未出世的婴儿的口
气写出了一个受殖民者污辱的非洲姑娘的惨境。
剧本创作在独立后趋于活跃。代表作品有剧作家伊□
侯赛因的《金杰凯蒂雷》(1969)。剧作取材于马及马及
起义,塑造了群众领袖金杰凯蒂雷的形象。此剧上演后,
博得了社会上的广泛赞扬。侯赛因的另一剧作《魔鬼》
(1971)谴责政府高级官员营私舞弊的行径。达略特的剧
本《分裂的世界》(1968)揭露了独立后社会上依然存在
的严重不平等的现象。
小说创作注重在现实生活中挖掘有一定社会意义的
主题,在表现手法上也更为多样。比较优秀的有克·奥
马里的反映摆脱西方生活方式影响,努力追求思想行动
非洲化的长篇小说《回家人》(1972);杰·基因比拉
创作的描写自由战士与帝国主义进行艰苦斗争的中篇小
说《帝国主义必败》(1973);穆罕默德·阿里创作的
表现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的短篇小说《遗产不赐福》
(1973)等。
参考书目
L.Harries,Swahili Poetry,London,1966.
R.Ohly,Swahili Literature,Warsaw,1972.
Tigiti Sengo,Saifu Kiango,Dar-es-Salaam,1973.
(周国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