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首页 > 诗词常识 > 外国诗词常识 > 斯拉夫派
· 先秦
·
· 魏晋
· 南北朝
·
· 唐五代
·
·
·
·
·
·
· 近代
· 现当代
· 不详
斯拉夫派

19世纪40至50年代俄国农奴制衰落、资本主义成长
时期的思想派别,1839年在恰达耶夫《哲学书简》(1836)
发表后引起的激烈论战中形成于莫斯科。斯拉夫派认为
俄国和其他斯拉夫国家有一条根本不同于西欧的独特发
展道路,其成员多是出身于古老的军人家族的中等地主,
代表人物为霍米亚科夫、伊·基列耶夫斯基和彼·基列
耶夫斯基兄弟、孔·阿克萨科夫和伊·阿克萨科夫兄弟、
萨马林、科谢略夫。同他们接近的作家和诗人有达里、谢
·阿克萨科夫、奥斯特洛夫斯基、格里戈里耶夫、丘特
切夫、亚济科夫。主要舆论阵地为丛刊《莫斯科文集》
(1846、1847、1852)、杂志《俄国丛谈》(1856~1860)
和《乡村公益》(1858~1859)等。斯拉夫派强调西方资
本主义世界的弊端,反对俄国欧化和立宪,拥护君主专
制,否定彼得一世改革的进步性,美化古代宗法社会,把
村社和正教当作“俄罗斯精神”的基础,赞扬俄罗斯人
的“温顺”、“虔诚”。但由于他们代表相当大一部分
深受资本主义影响的贵族地主的利益,他们也和其对立
面西欧派一样,主张自上而下废除农奴制,发展工商业和
交通运输,普及教育。斯拉夫派号召知识分子接触和研
究人民生活,曾为搜集整理文献典籍、民间创作和语言
做过许多工作。他们仇视别林斯基和自然派,但并不赞
成“纯艺术”论,认为艺术应该反映现实中那些符合斯
拉夫主义理论的特点。他们的创作往往带有道德教诲的
倾向。霍米亚科夫和阿克萨科夫兄弟的诗针砭时弊,屡
遭查禁。  1859至1861年,为了对付农民革命的形势,
斯拉夫派和西欧派在维护地主和资产阶级权益这一共同
基础上互相接近,构成一个统一的自由主义阵营,一致攻
击车尔尼雪夫斯基、赫尔岑等革命民主主义者。1861年
农奴制废除后,两派分别解体,只有伊·阿克萨科夫、萨
马林和科谢略夫还继续活动,出版了《一天》(1861~
1865)、《莫斯科》(1867~1868)、《莫斯科人》(1867
~1868) 、《罗斯》(1880~1885)等杂志。60年代,陀
思妥耶夫斯基、格里戈里耶夫等继承斯拉夫派的基本精
神,并吸收西欧派的若干论点,形成另一个派别──根
基派。
                   (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