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地利文学
“奥地利”这个名称在历史上最早出现在976年,它当
时是巴伐利亚的东部边陲,故得名奥地利,即“东方之
国”。此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奥地利的发展同其他
讲德语的地区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独立的奥地利文
学从何时算起就成了一个争议很大的问题。有人认为,奥
地利文学在19世纪初神圣罗马帝国解体前后才显示出自
己独特的特征;有人认为,1918年奥匈帝国崩溃以后奥
地利文学才正式形成;也有人认为,只是在1945年第二
次世界大战以后才有真正独立的奥地利文学。多数学者
认为,奥地利文学应从奥地利正式形成时算起,即起始
于10世纪。
早在10世纪以前,基督教已传入阿尔卑斯山区和多
瑙河流域。修道院是当时的文化教育中心,僧侣是唯一
掌握文化的阶层,因此最早有文字可查的文学是僧侣文
学。僧侣们根据《圣经》传说编写各种形式的作品,宣
传“苦行”、“遁世”思想,谴责一切要求现世快乐的
思想和行为。僧侣埃索(生卒年不详)写的《埃索之歌》
(1063)就是这种文学的代表作。
11世纪末和12世纪初,僧侣们的取材范围不再限于
圣经故事,世俗生活也成为选材的对象。大约在1145年
以前由许多人陆续编撰而成的《皇帝编年史》和兰姆布
莱希特(生卒年不详)的《亚历山大之歌》(1150),写
的都是世俗皇帝的事迹。他们反抗世俗封建主对教皇的
威胁,并对抗当时盛行的骑士精神和骑士文学。与此同
时,僧侣文学也在不知不觉地接受骑士文学的影响,亨
利希·封·梅尔克(生卒年不详)的《忆死》(约1150)
已对骑士精神不持否定态度。
同僧侣文学相对立的是骑士文学,它产生于10世纪
中叶。开始时骑士文学深受僧侣文学的影响,但到12至
13世纪,它取代了僧侣文学的统治地位。骑士爱情诗是
骑士文学的一种主要形式,它是从法国传入的行吟诗与
奥地利民歌相结合的产物。在它的早期阶段,骑士爱情
诗歌颂男女之间纯洁的爱情,代表作家是封·德尔·屈
伦贝格(大约生活在12世纪中叶)和迪特玛尔·封·艾
斯特(约死于1171年以前)。12世纪末,骑士爱情诗成
了骑士为女主人“服务”的手段,歌颂一个假想的“女
郡主”的“高贵”品质。这种诗所表达的感情矫揉造作,
形式千篇一律。主要代表是赖因玛尔·封·哈格瑙(约
1160~1210)。他的学生瓦尔特·封·德尔·福格威德
(约1170~1230)写的骑士爱情诗很快就突破了他的程式,
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有创新,使骑士爱情诗发展到了顶
峰。福格威德不仅是中世纪优秀的抒情诗人,同时还是
伟大的政治诗人。他为维护皇权反对教权写了许多优秀
的政治诗歌。
骑士文学的另一种重要形式是叙事体的骑士宫廷史
诗,大型英雄史诗《尼贝龙根之歌》(约1200)是其中
意义最为重大的一部作品。它的诗体与早期骑士爱情诗
极为相似。从作品的结构和风格看,它出自一个人的手
笔。根据作品所描写的背景和景物,作者是帕绍一带的
人。由此推断,《尼贝龙根之歌》是奥地利人写的作品,
是奥地利中世纪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
奥地利也有人写另一种骑士宫廷史诗。这种史诗取
材于外国古代传说或基督教传说。不过大多摹仿或抄袭
德国作家哈特曼·封·奥埃等人的作品,只有德尔·施
特里克(约1250)写的《繁花似锦山谷中的达尼尔》(约
1215~1220)是例外。他编写的德语文学中第一部笑话
集《教士阿米斯的笑话》(约1230)却是一个贡献,它
是骑士文学向早期市民文学过渡的先兆。
14世纪,骑士文学趋于衰落,早期市民文学逐渐兴
起。笑话的出现就是这一转变的标志。笑话是一种诙谐
的讽刺文学,它讽刺对象有教会和世俗的封建主,也有农
民。它主要在民间口头流传。15世纪中叶,法兰克福特
(约1420~1490)把民间流传的笑话集中到牧师封·卡伦
贝格身上,编成《封·卡伦贝格牧师的事迹》(约1450)。
骑士爱情诗在14世纪也走向衰落,奥斯瓦尔德·封·
沃尔肯施泰因(1377~1445)是最后一位著名的骑士爱情
诗人,他的诗歌已具有明显的市民文学的特征。此后盛
行起来的是民歌。民歌主要是由手工业工人创作并演唱。
到了16世纪,出现一种“愚人歌曲”的民歌形式,内容主
要是现实生活中新发生的事件,因而有“歌曲报纸”之
称。
维也纳和当时在奥地利管辖下的布拉格是欧洲人文
主义运动的中心,人文主义的代表是《波希米亚的阿克
曼》(约1400)的作者约翰内斯·封·萨茨(或泰佩尔)
(1350~1414)、亨利希·德尔·泰希讷(1310~1327)和
采尔蒂斯(1459~1508)等。他们的作品宣扬维护人的尊
严。
16世纪奥地利文学成就最大的是戏剧,在学校里经
常演出宗教和世俗内容的戏剧,形成了所谓“学校剧”,
代表人物是雷布(约1506~1546)。但是,意义更为重
大的是“戒斋节剧”的发展。奥地利的戒斋节剧与德国
的纽伦堡戒斋节剧由于历史来源不同在风格上有很大差
异。早在12世纪阿瓦夫人(约死于1127)就创立了以《圣
经》故事为内容的宗教剧。到14世纪,从宗教剧发展出
一种“内德哈特剧”的世俗剧,奥地利的戒斋节剧就是
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宗教改革运动中,奥地利是旧教的堡垒,它一直
处于反宗教改革的天主教势力的统治之下,同时它又是
哈布斯堡王朝的基地,因而阻碍了15、16世纪的早期市
民文学的发展,宫廷文学占据了统治地位,并对17世纪
奥地利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从事文学创作的,除了王
公贵族外,就是为宫廷服务的受过教育的市民。他们不
再表现下层人民的生活和要求,而是迎合宫廷的趣味,表
现理想化的宫廷生活。他们用拉丁文写作,抄袭模仿外
国作品,专讲形式和技巧,“巴罗克”风格盛极一时。
17世纪奥地利文学中最发达的仍是戏剧。为了对抗
宗教改革,宣传天主教的思想,发展出一种用拉丁文写的
“耶稣会剧”。它在技巧方面有所发展,但内容都是正
统的天主教思想。比德尔曼(1578~1639)是它的创始
人和主要代表。雷亨帕赫(1634~1706)是另一种宗教
剧“本笃会剧”的主要代表,这种戏剧也宣传天主教思
想,不过态度温和一些。小说方面,成就最大的是贝尔
(1655~1705),他继承了格里美豪森的传统,描写真实的
社会生活,他的作品具有反宫廷的性质。代表作有《德
意志的冬夜》(1682)和《夏日有闲情逸致的人》(1683)。
当时还流行一种说教文学,阿拍拉罕(1644~1709)是它
的代表。
在各种宗教戏剧盛行的同时,民间出现一种专事打
诨逗趣的滑稽剧,由业余或职业演员流动演出。1706年,
施特拉尼茨基(1676~1726)组织剧团,在维也纳市郊演
出。他重新创造了早已流传的汉斯·乌尔斯特这个丑角
的形象,写了许多“历史大剧”。他创立的“古维也纳
民间喜剧”很快就流传开来,并取代了巴罗克风格宗教
剧的主导地位。
18世纪中叶,奥地利文学进入启蒙运动时期。启蒙
运动和共济会在奥地利是并行发展的,共济会所提倡的
宽容、个性自由发展、乐于助人、博爱等思想,是启蒙运
动思想的重要内容。1761年,佐嫩菲尔斯(1733~1817)建
立了“德意志协会”,1765年编辑出版道德周刊《没有
偏见的人》。布卢毛尔(1755~1798)于1782至1784年主
编维也纳启蒙运动亦即共济会的机关刊物《维也纳写实
报》,并主编《维也纳文艺年鉴》。奥地利的启蒙运动
作家,大多是在德国启蒙运动作家影响下从事创作的。布
卢毛尔受德国作家维兰德的影响,戴尼斯(1729~1800)
则把德国作家克洛卜施托克作为效法的榜样。佐嫩菲尔
斯致力于戏剧改革。他在《维也纳舞台通信》(1768)和
《杜绝临时编词的必要性》(1770)两文中反对演员在演
出时即兴编词,反对汉斯·乌尔斯特这种专门打诨逗趣
的丑角;要求以法国古典主义戏剧为榜样,创作和演出
必须严守一定的规则。他介绍西欧的启蒙运动思想,批
评当时戏剧中的混乱状态,具有积极意义,但他忽略了
18世纪初兴起的“古维也纳民间喜剧”的大众性。他的
主张遭到了哈夫纳(1731~1764)的反对,哈夫纳把所
谓“汉斯·乌尔斯特喜剧”发展成为维也纳“大众剧”,
被誉为“大众剧之父”,对赖蒙德和内斯特罗伊有很大
影响。
18世纪,奥地利在文学方面并无突出的建树。到了
19世纪,才涌现出一批具有世界声誉的作家。格里尔帕
策(1791~1872)是19世纪第一个有影响的作家,他创立
了奥地利的古典剧。他的艺术倾向属于以歌德和席勒为
代表的古典文学范畴,但他作品的题材完全是奥地利的。
《鄂托卡国王的幸福和结局》(1825)是他的代表作,在
艺术上可与席勒的《华伦斯坦》比美。赖蒙德(1790~
1836)克服了原来充斥于“大众剧”中的低级庸俗的噱
头,创造了富于幻想和幽默的童话剧和魔术滑稽剧,把
“大众剧”提高到新的水平。
1830年法国爆发了七月革命,在它的影响下,奥地利
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革命形势。这时的重要作家大多是
民主主义者。内斯特罗伊(1801~1862)也是“大众剧”
的作者,他不仅在艺术上净化和提高了这种深受民众欢
迎的戏剧形式,而且给它贯注了民主主义和社会批判的
内容,因而成为1830年以后深受欢迎的剧作家。西尔茨
菲尔德长期侨居美国,他的小说对美国风土人情和社会
状况作了真实的描写,把美国的民主制看作欧洲的榜样,
在写作技巧上也有创新。1848年革命以前,奥地利也涌
现出一批“倾向诗人”,最主要的是奥尔斯佩格(1806~
1876),他的诗集《一个维也纳诗人的散步》(1831)猛烈
攻击梅特涅政权,遭到查禁。莱瑙(1802~1850)也是民
主主义者,但他的思想和创作远远超过了当时的“倾向
诗人”。他作为诗人在同时代的德语文学中仅次于海涅,
他的不少优秀诗篇一直被人称颂。
1848年革命失败,影响所至,使文学脱离现实的倾
向增强,作家回避现实的重大社会问题,寄情于山水和
远离资本主义大都市的乡村。施蒂弗特(1805~1868)在
1848年以前的作品还具有革命的激情,以后的作品就流
露出一种悲观低沉的情调。他对人物心理和生活细节的
刻划真切入微,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亲切感人,但他的
作品缺乏深刻的社会内容,人物苍白无力。萨尔(1833~
1906)是很有才华的作家,他的哀歌和中篇小说在艺术上
很有成就,但压抑忧伤的情感模糊了作品的民主主义倾
向,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冲淡了作品社会批判的意义。
19世纪70年代,特别是80年代,奥地利文学中的社会
批判的因素明显增加,出现了安岑格鲁贝这样的现实主
义作家。他的作品也以故乡为背景,写乡村的生活。但
他并不着重写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而是写乡村的社
会斗争。他不仅揭露天主教势力对奥地利农村的统治,而
且鞭笞资本主义对金钱和权力的追求。同时,他把“大
众剧”提高到了古典戏剧的水平。19世纪下半叶的现实
主义作家还有埃布纳-埃申巴赫(1830~1916)、戴维
(1859~1906)、屈恩贝格(1821~1879)、弗兰佐斯
(1848~1904)等。
19世纪末,奥地利文学流派纷繁,人才辈出。“青
年维也纳”是当时有影响的一个文学团体,与它有直接
或间接关系的作家,尽管哲学和艺术观点不完全相同,但
都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感到憎恶,预感到哈布斯堡王朝的
覆灭已无可挽回。他们厌恶现实,鄙弃现实,但对现实
发展又迷惑不解,于是就逃向梦幻世界。他们否认现实
是艺术表现的对象,认为只有人的内心世界才是艺术应
该表现的对象。他们在艺术上刻意求工,认为艺术的真
正价值在于形式的完善。他们不仅反对当时正在盛行的
自然主义,而且要与整个19世纪的现实主义传统决裂。
巴尔(1863~1934)是“青年维也纳”理论方面的代
表,施尼茨勒(1862~1931)是创作方面的代表。施尼茨
勒把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方法用于文学,他的戏剧打破
了传统的格式,他的小说抛弃了叙述故事的手法,对20
世纪的“现代派”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著名作家霍夫
曼斯塔尔(1874~1929)与“青年维也纳”也有过联系,
同时也一度是德国“格奥尔格派”的重要成员。他的诗
歌音韵优美,剧作对话典雅,情节和人物都是寓意象征
性的,主题是超时代的“永恒的”生与死、苦与乐等的
斗争。
在布拉格,19世纪末20世纪初也涌现出一批举世瞩
目的作家。卡夫卡(1883~1924)、布罗德(1884~1968)、
恩斯特·魏斯(1882~1940)、韦尔弗(1890~1945)都是
生活在布拉格讲德语的犹太人。共同的社会处境,使他
们成为朋友,文学史上称他们为“布拉格派”。他们的
艺术倾向并不完全相同,但孤独和压抑是他们作品的共
同基调。他们在文学上各自都作出了贡献,其中最杰出
的是卡夫卡。他的作品情节离奇怪诞,环境陌生可怖,人
物的精神状态孤独绝望。他批判现实,但现实又是一种
神秘莫测的力量,人只能听任它的摆布。这种神秘悲观
主义是20世纪以来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相当普遍的社会思
潮。他的艺术手法与西方现代派文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被誉为现代派文学的大师。
里尔克(1875~1926)是出生于布拉格的奥地利作家,
也享有世界声誉。他与德国的“格奥尔格派”有一定的
联系,但又有区别。他在现实中感到孤独痛苦,但仍希
望现实能有所改变,他不象格奥尔格那样完全逃向远离
现实的纯艺术的虚幻世界中去。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表现主义兴起,《蒸馏瓶》
是奥地利表现主义的一份重要刊物。特拉克尔 (1887~
1914)是重要的表现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曾在《蒸馏瓶》
上发表。克劳斯(1874~1936)在表现主义文学中占有特
殊地位,他利用所主编的《火炬》杂志猛烈攻击社会的
各种弊端,在奥地利国内外都享有很高声誉。他的代表
作剧本《人类的末日》(1918~1919)广泛地反映了战前
奥地利的生活,是奥地利第一部揭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作品。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哈布斯堡王朝崩溃,奥匈帝
国解体,这是奥地利历史上的重大转折,在人们思想中
引起巨大的震动。探讨哈布斯堡王朝由盛到衰的原因就
成为战后文学的重要主题。约瑟夫·罗特(1894~1939)
的《拉德茨基进行曲》(1932)和《先王墓室》(1938)是
两部内容衔接的长篇小说,描写1859到1938年奥地利的
历史变迁。穆齐尔(1880~1942)未完成的长篇小说《没
有个性的人》(1930~1943)通过众多的人物形象呈现出
战前奥地利的社会画面,把奥地利社会看作是欧洲资本
主义社会的缩影。他不满足于表现社会的外貌,而通过
精采的对话、生动的议论和深刻的心理分析着重揭示人
物的思想和精神状态。他的小说不仅内容深沉,而且写
作手法也别具一格,是这个时期奥地利成就最大的作家。
另外,布罗赫(1886~1951)的三部曲《梦游者》
(1931~1932)写德国从1888至1918年的发展,试图揭示
德国帝国主义崩溃的过程。他对现存世界持否定态度,认
为在这个专讲“实用”的社会中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失去
了本来的价值。斯特凡·茨韦格(1881~1942)和霍瓦特
(1901~1938)是这个时期深受人们欢迎的作家,他们分
别在传记文学和戏剧创作方面有所建树。
1938年希特勒德国吞并了奥地利,大部分作家投身
反抗法西斯统治的斗争,或流亡国外,或保持沉默。1945
年战争结束,奥地利文学在战前文学的基础上继续发展。
策兰(1920~1970)和巴赫曼(1926~ )是战后初期的
两位著名诗人,他们继承了霍夫曼斯塔尔和特拉克尔的
传统。他们渴望在一个虚幻的世界找到真正的“人性”,
认为现实世界充满欺诈和谎言,甚至连与现实相联系的
语言也说不出任何真实的东西。他们自造语言,用隐语
和比喻来表达思想,让读者通过联想和猜测来体会他们
最隐蔽的感受。
策兰和巴赫曼的诗在奥地利引起很大反响。维也纳
的诗人结成了“维也纳派”进行所谓“语言革命”,他
们认为诗歌不再是通过表现现实来激发人的感情,给人
以娱乐和安慰,而是进行“语言革命”的试验场所。这
些诗人是阿特曼(1921~ )、阿赫莱特纳(1930~ )、
吕姆(1930~ )、维因纳(1935~ )和拜尔(1932~
1964)等。1960年左右,“维也纳派”的活动达到了顶峰,
1964年拜尔自杀以后,就自行解散。
1958年格拉茨的画家和摄影师等在“城市公园”咖
啡馆结成“城市公园论坛”俱乐部。1960年以后一些作
家也加入了这个俱乐部,因而在格拉茨出现了奥地利战
后文学的第二个中心,它的成就主要在戏剧和小说方面。
战后初年奥地利戏剧继承了战前古典剧和民间戏剧的传
统,西方出现的各种时髦戏对奥地利并无多大影响。1960
年左右,“维也纳派”诗人在热衷于写所谓“具体诗”
时,有人试图把这种诗的原则和手法运用于戏剧。“维
也纳派”的试验并没有成功,而格拉茨中心的作家却完
成了这一转变。他们彻底否定了传统的戏剧手法,采用
超现实主义和荒诞派戏剧的表现手法,创作所谓“反戏
剧”。这些剧作家标新立异,从事“语言革命”。其中
最著名的是汉特克(1942~ );此外,属于这一派的
剧作家还有鲍尔(1941~ )。
战后奥地利的小说也经历了类似戏剧的发展过程。
多德勒尔(1896~1966)继承了战前的传统,探讨奥地利
的历史发展。他的代表作《斯特鲁德霍夫梯道或梅尔策
和深重的年代》(1951)和《恶魔》(1956)是两部内容呼
应的小说,分别展现了奥地利从1911至1925年和1926至
1927年的社会画面。战后登上文坛的艾兴格(1921~ )
写作超现实主义的小说,贝恩哈特(1931~ )否定传
统,从事“试验”。成就最大的是“城市公园论坛”的
首领汉特克,他的“反小说”没有连贯的故事,层次错杂,
时空混乱,语言含混。“城市公园论坛”的小说家还有
弗里施穆特(1941~ )和盖哈尔特·罗特(1942~ )
等。
70年代萨尔茨堡两位青年小说家英纳霍夫(1944~
)和沃尔夫格鲁伯(1944~ )引起人们的重视。
他们写自己的经历,反映下层人的命运,在写作手法上
也有现实主义成分。有人认为萨尔茨堡是继维也纳和格
拉茨之后奥地利的第三个文学中心,并可能代表奥地利
文学今后的发展趋向。
参考书目
J.Nadler, Literaturgeschichte □sterreichs,Linz,
1948.
K.Adel,Geist und Wirklichkeit, Vom Werden der
□sterreichischenDichtung,Wien,1967.
Das Erscheinungsbild der □sterreichischen
Gegenwartsdichtung,Wien und Stuttgart,1969.
(范大灿)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