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民间叙事诗 
 民间文学体裁之一。一种具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
 的韵文或散韵结合的民间诗歌。叙事性是民间叙事诗的
 突出特点。在民间叙事诗的创作和传播中,巫师、艺人、
 歌手等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有些重要作品还有专业的
 歌唱人员。这类诗歌除以口头形式流传外,有的还有手
 抄本。
 中国民间叙事诗的产生、流传和演变经历了漫长的
 历史过程。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按内容分,有创世
 叙事诗、英雄叙事诗和婚姻爱情叙事诗三类:
 ①创世叙事诗。这类叙事诗产生较早,大多以开天
 辟地、人类起源、自然万物起源、民族来源、文化创造
 等为题材。此类作品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中保存甚多。
 如已搜集、 整理、 出版的□族的《梅葛》、纳西族的
 《创世纪》、 白族的打歌《创世纪》、 瑶族的《密洛
 陀》、拉祜族的《牡帕蜜帕》、阿昌族的《遮帕麻与遮
 米麻》、苗族的《苗族古歌》、壮族的《布伯》以及布依
 族和侗族古歌等长篇和短篇创世叙事诗二、三十部(篇)。
 这些作品,主要叙述世界的创造者们(天神、巨人和半
 人半神式的英雄)开天辟地、创造人类及自然万物的英
 雄业绩。不少的创世叙事诗,同时把这些开辟之神作为
 文化英雄和本民族的始祖加以歌颂。这就使一些长篇创
 世叙事诗具有比较广阔的内容,如诗中常常将一年四季
 的划分,狩猎、畜牧、农事、工具制造、火的发明、造
 屋、祭祀以及婚姻、丧葬等生产和生活事象的起源,归
 功于这些文化英雄。在关于民族来源、民族迁徙诗歌中,
 他们又充当着始祖神和氏族、部落守护神的角色。此外,
 也有些民族的创世叙事诗,只有开天辟地、人类起源等
 内容,形式较短小,如侗族的《祖源歌》、布依族的《十
 二个太阳》、藏族的《什巴开天辟地歌》等等。
 ②英雄叙事诗。主要表现英雄人物及其业绩。这类
 叙事诗可以分为古代英雄叙事诗和近世英雄叙事诗两类。
 第一类是古代英雄叙事诗,亦称“英雄史诗”。此
 类叙事诗,一般篇幅较大。有的还是多达几部和几十部
 的宏篇巨制,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传》、柯尔克孜族的
 《玛纳斯》、蒙古族的《江格尔》、《格斯尔传》等;
 也有情节完整、自成系统的短篇,如维吾尔族的《乌古
 斯传》、羌族的《羌戈大战》、哈萨克族的《阿勒帕米
 斯》、蒙古族的《勇士古那干》、《智勇的王子希热图》
 等。在诗歌形式上,既有韵文体的,也有韵文与散文兼
 行形式。特别是韵散兼行体制,使英雄叙事诗在民间以
 说唱的方式广为流传,深受听众欢迎。
 《智勇的王子希热图》插图 陈国强作
 古代英雄叙事诗,一般认为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奴
 隶社会初期或封建社会初期。中国各民族英雄叙事诗发
 展不平衡,具体作品产生、形成的时代尚无定论。但一
 般而言,它与各民族历史上经历过的部落和部落联盟时
 代的相互战争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这个阶段社会的生
 产组织和军事组织统一,部落之间经常进行征战,英雄崇
 拜成为这个阶段流行的社会思潮。古代英雄叙事诗,在
 思想内容上,主要表现部落征战和歌颂部落英雄的战斗
 事迹。如格萨尔、玛纳斯、江格尔、洪古尔、乌古斯可
 □等,都是史诗中部落民智慧和力量的象征。在部落战
 争中,战胜者一方的业绩,集中表现在史诗中英雄人物
 身上,而战败者一方,常作为魔鬼出现。
 古代英雄叙事诗的产生,主要根据当时的现实生活,
 同时也包含着神话和创世史诗的因素。有的就是在创世
 叙事诗有关祖先崇拜和“文化英雄”的基础上产生和发
 展起来的。如大部分英雄叙事诗关于族源的追述、民族
 的迁徙、图腾崇拜遗迹、古老的祭祀典礼的描绘、古代
 社会习惯法准则的追忆等等,都和神话叙事诗有天然联
 系。就是英雄人物神奇般的诞生,充满幻想的战争场面
 的叙述,也无不打上神话的烙印。
 第二类是近世英雄叙事诗。大多表现近世历史上曾
 出现过的人物和事件,一般都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创
 作的。如蒙古族的《嘎达梅林》、《陶克陶之歌》,苗放
 的《张秀眉之歌》,汉族的《钟九闹漕》(《抗粮传》)
 等,它们大都是在事件发生当时或稍后产生的有关短歌
 和口头传说基础上,逐渐连缀,发展而成的。
 ③婚姻爱情叙事诗。在长期的阶级社会中产生,是
 当时婚姻制度和习俗的反映。这种叙事诗一般较少神话
 因素,它不像创世叙事诗和古代英雄叙事诗那样反映部
 落历史的重大事件,主要表现个人生活中的爱情纠葛,个
 人合理要求与社会制度、习俗的矛盾,有时通过男女青
 年的美满结合,表现出人民的理想和愿望。
 在中国各民族民间文学宝库中,反映婚姻爱情的民
 间叙事诗十分丰富。汉族古代叙事诗(多为短篇)有《诗
 经》中的《氓》、汉代乐府中的《上山采蘼芜》、汉末
 建安时期的《孔雀东南飞》、南北朝时期的《木兰诗》
 等,近世这方面的作品有《双合莲》等。少数民族的这
 类叙事诗作品更多,比较有影响的如傣族的《娥并与桑
 洛》、苗族的《哈梅》、土家族的《锦鸡》、回族的《马
 五哥与尕豆妹》、维吾尔族的《艾里甫和赛乃姆》、哈
 萨克族的《萨里哈与萨曼》等。
 婚姻爱情叙事诗,人物形象比较完整、鲜明,语言
 一般自然、生动,有的比较精练,富有表现力。有些作
 品抒情性较强,富有感染力。
 民间叙事诗大多结构比较完整,故事有开端、发展、
 高潮和结局,有些还有尾声。比兴、夸张、排比、拟人、
 重迭、复沓等修辞手法比比皆是,其中不乏比较完美的
 文学作品,长久流传并产生影响,在中国民间文学中具有
 重要地位。其中有些宏伟的篇章不但是民族文学的宝贵
 财富,而且具有世界意义。同时在民族学、民俗学、宗
 教学、语言学等学科的研究中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陶立□)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