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填词指要 [下卷] 行者 搜集整理 |
例二只作格律比较用,内容分析从略。
(1)本调始见于史达祖《梅溪集》,题为"咏燕"。九十八字,十九句,前片五仄韵,后片七仄韵。
(2)第二句五字,句法上一下四。后片换头,作两字一句。
(3)例词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咏物词,它在读者面前展示了一幅生动的工笔画,把双燕的神态,惟妙惟肖地描绘出来
,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首词在写法上大致可分五个层次。第一层写双燕归来和寻觅旧巢的情形。第二层写他们双双找到故居后温柔地交谈的情形。第三层写他们的翠尾象剪刀似地一下把花影分开的轻捷动作。第四层着意刻画他们最优美的姿态:在长着芹草的香径被春雨润湿的日子里,他们又爱贴地低飞,争着炫耀自己轻盈的体态。当他们回巢栖息时,已经尽情地享受过春天黄昏的美景了。第五层由正面描写转向侧面。引出燕子与人的关系。看他们睡得又香又甜,却忘了给红楼里的少妇传递远方带来的消息了。而那位少妇是整日里愁锁双眉,独自靠着栏杆在等待着呢。这种反结题意的方法,加深了内容,也避免了写作上的平直单调,是可取的。咏物词可以有寄托,也可以没有,只要写得好,就不必拘泥于一种格式,不妨象春兰秋菊,各吐芬芳。史氏此词把春燕写得神形兼备,尽态极妍,就是一大优点,不必用"韵味发泄无余"(胡云翼《宋词选》)来指责他。如果说有不足之处的话,那就是"雕梁藻井""红楼""画阑"这类词多了一点,富贵气太重,这是同作者封建士大夫阶级的烙印分不开的。学习这类咏物词,对掌握填词技巧很有帮助。它好比绘画中的素描,练好这方面的基本
功,基础就扎实了。这就要求学者多读这方面的作品,多留心观察客观事物的变化和牲,善于选择题材,捕捉形象,进行写作,坚持不懈,方见功效。
--姜 夔
(1)此系姜夔自度曲。九十八字,十九句,前后片各四平韵。
(2)第四、五句各五字,句法上一下四。九、十两句,各家分法不一,《词律》和郑文焯等主张分九、十两句为上五下六。后片第三、四、五句各四字,开头以一字领之。第八句在句法上为上一下四,以一字领八九两句。
(3)此调序言云:"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开头三句交代地点,点明作者初到该地。"过春风十里"两句,写扬州的自然景色,但笔锋一转,马上道出兵燹后的扬州"废池乔木",到黄昏"清角吹寒",一片凄凉。当时离胡马窥江已十六年,但当地人"犹厌言兵",即还怕谈起那回兵事,从一个侧面来揭露金统治者的暴行,同时也显示了自己无限的感慨。后片颇多化用唐杜牧在扬州的诗句,如"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赠别》)"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左亻右幸)名。"(《遣怀》)"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寄扬州韩绰判官》)总的意思无非是今日的"淮左名都"已成一荒凉冷落之城市,纵令才华出众的杜牧再到这里,也难以表达我此时悲怆之心情。娓娓道来,不着痕迹。问题是写"黍离之悲"时利用这类侧艳诗句太多,反使全词的基调显得软弱。惟"波心荡,冷月无声"句,通过晃
荡在水中的清寒月光来烘托凄冷的气氛,以同杜牧当年笔下的二十四桥的繁华景色作一强烈对照,既绘声绘色,又能脱去(左禾右农)艳,颇能显示姜词的清空特色,而成为千古名句。
--周帮彦(上元)
(1)据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解语花》载:"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叶白莲花数枝盛开,帝与贵戚宴赏焉。左右皆叹羡久之。帝指贵妃示于左右曰:'争如我解语花?'"解语花喻美人,后以此为词牌名。一百字,十八句,前片六仄韵,后片七仄韵。
(2)起为四字对句。第五句九字,句法为上三下六,后片第二、三句即八字加豆,第一字必用仄(去声),前句作---∣系顺,后句作-∣-∣系拗,是定格。除结句五字为上一下四外,其余与前片同。
(3)例词为作者寓居荆州(今湖北江陵县)时写的正月十五日灯节的盛况。前片写眼前景色,一面写地上灯火之盛,一面写抬头看天上,月宫里的仙子们,柔云开处,她们一身淡妆,银光闪烁,准备乘风而下。再看熙熙攘攘的姑娘们,纤纤楚腰,盈盈体态,天上人间,相映成趣。在一片鼓乐声中,人头挤挤,香气满城,好不热闹!后片着重回忆,想起当年在京城开封的元宵佳节,盛况就更不用说了,"望千门如画",表现了京城皇宫千门万户沉浸在一片灯海里的不凡气势,那又是多么开心啊!"钿车"两句反映了车上的歌妓用罗帕和游人相招呼的镜头和车马过处尘埃飞扬的热闹场面。词句精巧,描写细腻。不过作者回忆的目的不是为了突出眼前的美景,而是为了表现心中的抑塞。原来他远离京城,仕途上很不得意,所以后面说虽则风光还同过去一样,自己的豪兴却差得远了;虽然乘车游到夜深,还是让歌舞休歇了吧。同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相比,这首词的格调要低一筹,但在写作技巧上作者参用一些浪漫主义的手法,把天上人间融为一体来写,意境就显得开阔了,这对打开我们的思路有好处。再说,词的情调纵较低沉,能够说出心里话,还是好的。
--张 炎(西湖春感),--清 朱彝尊
(1)本调又名《庆春泽》,一百字,二十句,前后片各四平韵。
(2)起为四字对句。第七句七字,句法作上一下六,或上三下四,"如到蔷薇、春已堪怜"(张炎),总之不可作上四下三之七言诗句。后片二、三句为加豆之四字对句。
(3)例一是张炎借题咏西湖而抒发自己感慨的词。作者身处南宋灭亡之后,回想临安全盛之日,不禁愁从中来,感而赋此。开头三句,写湖上游春归来。以下各句,虚实相生,借景志感,笔法有曲折。先用自问自答形式,说这样的游春,能有几趟?要看花也得明年了。不过,主观上仍想叫东风伴住蔷薇(开在暮春),其实,到蔷薇,春天也少得可怜了。何况眼前的景色更加凄凉,本来处于万绿丛中的西泠,已经变成"一抹荒烟"了呢?一波三折,层层深入,寄托心中哀思。换头暗用刘禹锡"旧时王谢堂前燕"事,表示前朝贵族的衰落。"但苔深"两句,借长安等处名胜(韦曲在长安城南,唐韦后家居此)来显示临安西湖的荒凉。这是前片意思的延续,不同的是,前者用实在地名,后者用典。以下各句联系自己来写。"见说"二句,
言听说连不懂得愁的鸥鸟现在也在发愁了。这是借物自喻,意思更深一层。用"见说",是词人化实为虚的含蓄手法,读者不可被他瞒过。"无心"两句,言自己再无游兴,"莫开帘"三句,言自己不忍再见落花,再听杜鹃的哀鸣,与前片的伤春相呼应,总的在寄托故国之思。只是从通篇的气氛来看,婉丽有余,刚劲不足,终嫌软弱,这是张词的不足处。尽管如此,这首词的形象鲜明,语言清丽,以含蓄见长,仍有可学习之处。
例二作者朱彝尊为清初浙派词家之代表,他的词"不师秦七(秦观),不师黄九(黄庭坚),倚新声玉田差近。"(《解佩令?自题词集》)玉田,就是张炎的字,可见朱是宗张炎的。他有咏物怀古之作,亦有艳情之作,讲究声律和炼字酌句,艺术性较高。这是一首艳情词,但内容又不同于一般。其词有小序云:
吴江叶元礼,少日过流虹桥,有女子在楼上,见面慕之,竟至病死。气方绝,适元礼复过其门,女之父母以女临终之言告叶,叶入哭,女目始瞑。友人为作传,余记以词。
词的开头三句,前两句描写场景,属对工丽,"翠帘"句点出时令。"一寸"四句,指一女郎在楼上发现叶生,一见钟情,楼头相思,既不能留住对方,又无法倩青鸟传递心事。"最难禁"三句,写她日思夜梦,神魂颠倒,已到了无法自制的地步。换头三句,记叶生重过其地,
得知玉人为自己丧生的消息,惆怅不已。"前度"两句,暗用唐人崔护"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诗意,寓情于景,深化题意,即风景依稀,却人去楼空了。"钟情"两句极写叶生悲痛之情。故结处说,纵使"上穷碧落下黄泉"(《长恨歌》),又上哪里去找她呢?这首词重于记实,既有完整的情节,又有工细的描写,脉络分明,音律和谐,要在短短一百字的词里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足证词人的工力很深。词里还用了很多色彩明艳的词语,如"流虹""映雪"(写景),"翠帘""青禽""雕阑""罗衾""碧落""黄泉"(状物),"朝云""明珠""紫玉"(喻人)等,对以景来衬托情,一如锦上添花,是不可忽视的。文艺作品当然不能一味追求词语的华美,但只要切合内容的需要,选用一些色泽鲜明的词语,感染力就会更大。
--苏 轼(中秋),--苏 轼(赤壁怀古),--萨都刺(登石头城),--清陈澧。
(1)本调又名《百字令》、《大江东去》、《酹江月》,一百字,二十句(因句逗不同而数目有异),前后片各四仄韵(多用入声韵)。亦有用平韵者,此处不录。本调自东坡"赤壁怀古"问世,蜚声海内,词人多以此调抒发豪放之情。
(2)次句五字,上一下四。第六、七句为四字对句,不用韵。
(3)例一和例二均东坡作品,前者系按谱所填,循规蹈矩,思想性和艺术性均无特异处,后者在句法和字的平仄上都对原来格律有所突破,例如第二句作"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第三句作"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后片第二、三句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句法同例一颇有参差。这是由作者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写成的。作者因写诗开罪朝迁,遭到"文字狱"的灾祸,险丧一命,释放之后,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县),满腔委屈,无处申诉,所可贵的,是作者始终不因此消极悲观,而是仍想有一番作为。在来到黄州的第三年即元丰五年(一O八二),当他游览黄州赤壁时,足履(左山右谗去讠)岩,手披蒙茸,俯视滚滚东流的长江,遥想功业彪炳的古人,对照自己,感慨万千,诗兴勃发,加上他那纵横才气,信笔直书,便成此千古绝唱,哪里还管什么格律的限制呢?反之,如果东坡不在一再遭受折磨的情况下来到黄州,或者来到黄州而不游赤壁,或者来的人不是东坡而是柳永、秦观诸人,那么可以肯定这首气势雄伟的词是写不出来的。盛唐诗人崔颢充满激情而写成的一首《黄鹤楼》,尽管突破格律,却成为千古名作,连李太白看后都为之搁笔,东坡此词更
加脍炙人口,在词坛上是前无古人的。人们一谈到豪放派的词就会连想到东坡这首名作,不是偶然的。前人甚至摘取这首词开头结尾的词句"大江东去""酹江月"来作为《念奴娇》的别名,可见它影响之大。词的开头两句,气势开阔,笔力雄迈,在滚滚东去的长江和千古风流人物之间用"浪淘尽"三字串连,融人与物为一片,大胆泼辣,别开生面,确为神来之笔。句式上偶有不合格律处,但比合乎格律者(见例一)不知高出多少倍。"故垒"两句点题(其实三国时周瑜破曹兵的赤壁在今湖北嘉鱼县东北长江南岸,作者这里是借指,文学作品是允许的)。"乱石穿空",写山石的陡峭,如见其形;"惊涛拍岸",写江水的奔腾,如闻其声;"卷起千堆雪",承前而来,既突出了江水的壮观,又展示了它的鲜明的色彩。这三个句子,绘形绘声绘色,对雄伟的赤壁作了正面描写,是诗画笔法的综合运用,它仿佛戏曲中元帅升帐前的一阵紧锣密鼓,为后片赤壁鏖战中的英雄出场渲染了环境气氛。"江山"两句,上句概括上文描写的景色,下句同开头呼应并启示后片。此情此景,暗示着无限感慨。接着由一般而进入个别,从"遥想"句至"樯橹"句
共五句,是全词高潮,着力写"赤壁之战"的英雄人物周瑜,写他的外貌、才华、神态和在谈笑中把敌军打得一败涂地的儒将风度,再以"小乔初嫁了"穿插其间,锦上添花,更显示了周郎的风流儒雅,形象丰满。虽属细节,不轻放过,亦见作者用心之细。由前片的写景过渡到人物形象的塑造,寄议论于余事,不露痕迹。回顾了历史,自然转到现实,想到自己。按赤壁之战时,周瑜为三十四岁,而苏轼此时已经四十有七了。人家少年得志,干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而自己年纪比他立功时大十三岁,却被贬谪黄州,毫无作为,怎能不情动于中感到自己可笑呢?所以词人在神游了"故国"之后,自然唱出了"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之句,感慨很深,不过写得颇为含蓄罢了,明眼人是看得了崃的。"人间如梦"从字面看不起,是消极情绪的流露,其实这还是表象,如果把它同上文联系起来看,就不难看出作者的用世精神并未泯灭,对生活的情趣依然浓厚,所以末句说,还是举起一杯酒,浇洒在浮动着月光的江面上,凭吊一下古人吧。一朝风云变化,自己还是要象他们那样有一番作为的。这是消极之中含有积极的写法。结尾的江月与开头的江水遥相呼应,始终注意到情景交融。东坡此
词与最早的一首豪放词《江城子?密州出猎》相比,无论从题材的选择到境界的开阔,乃至艺术手法的运用,都前进了一大步,而成是为苏轼豪放词中最有影响的一首。俞文豹《吹剑录》有关于此词的一段记载:"东坡在玉堂(翰林院),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如何?'对曰:柳郎中词,祗为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可见此词在当时的影响之大。
例三作者萨都刺步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原韵写成,风格豪放,气氛郁沉悲凉。句法除第二句相同外,其余均同例一,这也说明例二不是随便可以学的。步某人作品原韵写作,是诗词里常有的事,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做到两点:一要有变化,不落他人窠臼;二要用得自然妥贴,避免生硬。萨氏此词是做到这两点的。下面把萨词与苏词的用韵作一对照,请辨别一下两者的异同:
萨词 苏词
眼空无物 风流人物
青山如壁 周郎赤壁
纷如雪 千堆雪
消磨多少豪杰 一时多少豪杰
芳草年年发 雄姿英发
高低明灭 灰飞烟灭
暗换青发 早生华发
一片明月 还酹江月
例四作者系广东番禺人,词有小序云:"夏日过七里泷,飞雨忽来,凉沁肌骨。推蓬看山,新黛如沐,岚影入水,扁舟如行绿颇黎中。临流洗笔,赋成此阕。傥与樊榭老仙倚笛歌之,当令众出皆响也。"前片写江流、山色、鸟声、树石,总括为"小李将军笔",在此场合比说"江山如画"为具体。小李将军名昭道,为唐代著名的青绿山水画家李思训之子,时人称思训为大李将军,昭道亦以画山水著称。"飞来"两句,笔锋一转,借景物以逗人情思,时属炎夏,飞雨忽来,满船生凉。由此而引起后片种种遐想:泊舟芦花丛中,戴笠穿蓑,尽情欣赏水光山色,直至仿效古代狂客,"野水投竿,高台啸月",好不逍遥自在!结尾两句返回现实,晚来天气放晴,但遥远的星星依然笼罩一层水气呢。全词层次分明,过渡自然,能收能放,运用自如。描绘山色,虽用"浓碧"字眼,但基调仍然清丽而不(左禾右农)艳,张挂在读者面前的不是一幅重彩的青绿山水,而是一幅淡雅的水墨写生。
--宋 王安石
(1)本调又名《疏帘淡月》,因张宗瑞"梧桐细雨"一首得名。一百一字,二十句,前后片各五仄韵(宜叶入声韵)。
(2)首句四字起韵。第二、三句均四字,上加一豆。第四句六字,第五句四字,叶韵。亦有第四句作四字,第五句作六字者,如张宗瑞"梧桐细雨"一首即是(据《词律》)。第七句七字,上三下四。后片首句七字,句法上一下六,亦可作上三下四。
(3)例词黄(上曰下升)《花庵词选》题作"金陵怀古"。前片写景,有三层意思:"千里"两句的描写暗喻金陵龙盘虎踞和长江天堑的气势。"征帆"两句,写夕阳西下,秋风猎猎的箫索景象。"彩舟"三句振起一笔,写夜晚秦淮河里的画舫,远远看去,如在云端;船上岸上的灯光交相辉映,仿佛一群白鹭从天河里纷纷起飞,那么好的景致,连图画也画不出呢。后片抒情,"念往昔"句承上启下,叹六朝统治者的"豪华竞逐",必然造成"悲恨相续"。中间"门外楼头"一句语出杜牧的《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当年韩擒虎已带领隋兵临朱雀门下,昏愦的陈后主还和宠姬张丽华在楼头寻欢作乐呢,哪有不灭亡之理!建立在金陵的小朝廷如此,其他朝代又何尝不是如此,这样引出"千古"以下的四句慨叹,就很自然。以点带
面,自然得出历史结论,用典贴切,不露痕迹。结尾三句,在说明这种"悲恨相续"还远未结束,"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由于统治者的骄奢淫逸,亡国破家接踵而至,他们是永远不会接受教训的。作者借古喻今,对北宋王朝的苟且偷安和腐朽生活是隐含着批评的。王安石的词作不多,但就此词来看,他高瞻远瞩,注重写实,无论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胜过他的前辈怀古之作,达到了后来居上的水平。据《历代诗余》引《古今词话》载,当时用同一题目填此调者达三十余家,而以王安石这首最为杰出,故东坡看见此词后赞叹道:"此老乃野狐精也!"
--苏 轼(次韵章质夫扬花词),--辛弃疾(登建康赏心亭),--朱彝尊(谒张子房词)
(1)本调又名《龙吟曲》。一百二字,二十二前后片各四仄韵。
(2)第九句五字,上一字为豆。结句六字,于上三字分豆。后片次句七字,上三下四。第九句五字,上一下四(见例二、三)。结句本七字,而于第四字下加一衬字,成上一下三之句法。
(3)例一为东坡次韵章质夫的一首咏杨花的词。章质夫名(上次下呆),与东坡是京师同事,他咏杨花的一首《水龙吟》曾名噪一时,苏轼用他的韵和了一首。现将章词附录于下:
燕忙莺(左女右赖)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渐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黏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对于这两首词的高下,过去词评家曾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章词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等句,"曲尽杨花妙处,东坡所和虽高,恐未能及。"(魏庆之《诗人玉屑》)。另一种意见是乍看起来章词工细,苏词"若豪放不入律吕,徐而视之,声韵谐婉,便觉质夫有织绣工夫"(朱弁《曲淆旧闻》)
究竟孰高孰低,我们也不妨作一番比较。
章词咏杨花的过程是先交代杨花"飘坠"的时节--暮春;次写杨花飞舞的地方--从青林到深院、黏上珠帘、进入闺房、沾满春衣和绣床。再次写它不但无孔不入,而且善于变形,一会儿呈球形,一会儿又象粉末,密蜂会黏上它,鱼儿会吞食它,总的意思,无非是在表现"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春晚》)它描写杨花的确很工细,却停留在咏物,别无深意;有的句子如"兰帐玉人睡觉"等,还较平庸。
苏词通过杨花来咏思妇离愁。"似花还似非花",开头一句笼罩全篇,它既抓住了杨花的本色,又发人深思。因为"似非花",所以任凭坠落,也无人惜。又因她"似花",所以抛在家门口,弃在路旁边,看似无情,仔细想来,却也有意。"萦损"以下六句,三层意思:一是把被愁思萦绕的柔肠拟作随风飘荡的柳条;二是把被春梦缠绕、欲开还闭的娇媚的双眼拟作新生的柳叶;三是化用唐金昌绪《春怨》诗意,把梦中万里寻郎却被莺声啼醒的思妇拟作随风翻飞的柳絮(杨花)。以人的情态比拟杨花的飞舞,贴切生动。后片写杨花的归宿,先把意思推开一层,说令人抱恨的不只是杨花飞尽,而且落红满地,一春花事已了。回头再突出杨花的遭遇,夜雨晓霁,寻一寻杨花的遗踪,只见一池被打碎了的浮萍(原注:"杨花落水为浮萍,验之信然。"从科学角度来看,不能成立。)原来在"三分春色"中,大部分杨花委于尘土("二分尘土"),只有一小部分落入水中,其命运正与梦郎不得的思妇一样凄凉,所以结句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把杨花的泪水同离人的泪水融合起来,同开头的"似花还似非花"紧密呼应,郑文焯评
这是"画龙点睛"之笔,说得很中肯。这首词的最大成功处,在于通过杨花漫天飞舞的特点塑造出一位梦中万里寻郎不得、最后化为"浮萍",变作"离人泪"的思妇形象。以人拟物,不即不离,想象丰富,构思新美,落笔大胆,自然妥溜。作者笔下的这个形象,更确切些说,很可能是他的自我写照。张惠言说,这是运用比兴写杨花暮春飘零,寄托作者贬谪的"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词选》),是比较可信的。东坡词以豪放著称,但婉约词同样精到,这首咏物词即是声情并茂之作。王国维说:"东坡《水龙吟》咏杨花,和韵而似原唱;章质夫词,原唱而似和韵,才之不可强也如是。"(《人间词话》卷上)张炎说它"真是压倒古今"的和韵词,章词是无法与之相比的。这也说明填词的路子要广,各种风格都要知道,要善于运用不同风格和不同题材表现不同的主题。
例二作者辛弃疾到南宋后的五、六年里,曾在地方上作过小官,因抗金主张未被采纳,他登上建康的赏心亭,遥望中原地区,忧心如焚,乃作此词。首两句写清秋景色,着墨不多,自有旷远清空之感。"遥岑"三句用拟人手法,融情于景。"落日"两句,渲染清秋的冷落,引出自己去国怀乡之感。可是"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依然没有人领会他的"登临意"。后片借用典故深化题意,借此回答前片的"登临意"。自己既不学当年在洛阳为官的张季鹰因秋风起而归隐吴中去享受鲈脍莼羹,也不学被刘备讥为求田问舍、受人鄙视的许(左氵右犯去犭),言外之意是要在北伐中原上建功立业,但又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只能象老树那样年复一年,在风雨中忧愁、枯萎,树尚且如此,人又怎么受得了(此处活用桓温的一句话:"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见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结尾说,请谁去呼唤歌女来揩试我的眼泪!乍一看来,前后语气殊不协调,其实这正是作者极度悲愤的言语,同某些沉湎于艳情的词句是迥不相侔的。总的来说,这首词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从沉郁中显示高昂的格调,同例一的婉约词相比,有异曲同工之妙。
例四也是一首具有豪放风格的词,前片写汉张良的英雄行为、定汉功绩和不凡志向。后片写子房遗庙和周围古迹的破败以及作者观感。章法上先虚后实,颇见新意。特别在前片"纵汉当兴"三句说,如果韩国君韩成不死,子房岂肯臣事刘邦?而"封万户侯"也不符合子房平生意愿。塑造张良的英雄形象,能从大处着眼,立意颇高。谭献评:"何堪使洪(承畴)吴(三桂)闻之。"(《箧中词》)的确,对那些卖主求荣的民族败类来说,看了这样的词是要胆战心惊的。
--姜 夔(蟋蟀),--宋 王沂孙(蝉)。
(1)本调又名《台城路》。一百二字,二十一句,前后片各六仄韵。
(2)前片三、四两句为四字对句。第七句和后片第八句均为上一下四之五字句,第一字例用去声。末句五字,以上三下二为宜。
(3)例一为姜白石名作之一,用蟋蟀的凄清之声来衬托骚人、思妇、征人的愁怀。开头以借喻手法,言自己也有着和庾子山当年写《愁赋》相似的哀愁,何况听到蟋蟀那种凄凉的切切私语声。"露湿"二句交代了听蟋蟀的地方。由于它"哀音似诉",所以勾起了失眠的思妇的离情,起来寻找纺织的机杼。猛抬头,瞥见屏风上的遥山远水,联想到自己形单影只,在这清凉的夜晚,情绪又怎能安定得下来?后片开头三句再把意思推进一层,"夜凉"已经"独自甚情绪",何况"西窗又吹暗雨"!那蟋蟀的声音,为什么老是跟捣衣声(砧杵声)一唱一和,究竟是给谁听的呢?这是把蟋蟀的声音比作暗雨声和捣衣声(砧杵:)。"候馆"句化用"蟋蟀候吟秋"(王褒《四子讲德伦》)之句,"离宫"句化用"啼蛄吊月钩栏下"(李贺《宫娃歌》)之句,从字面上看,是客舍的秋风、行宫的月色勾起人们的乡思,其实暗中还是同蟋蟀的鸣声(吟和啼)紧密结合的。"候馆"三句可以有三种理解:一种是指征人远在天边,面临此情此景,不胜伤心,这是同上文的思妇相呼应的说法。一种是出于思妇的想象,即思妇因听到蟋蟀的哀鸣而联想到
离别的爱人,更有说不完的伤心事。还有一种是联想到被拘的使臣和幽囚中的皇帝、后妃、使人有家国之痛。第三种理解寄托固然较为深远,但与上文缺乏联系。第一种理解,骚人、思妇之处,又加上征人,头绪太多,有支离之感。第二种理解既包括了前一种内容,又避免了头绪多的毛病,比较适合。《诗经?豳风?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朱熹注,这章诗是说看到蟋蟀靠近人,推和寒冷的天气即将到来。作者引用它,也在增加悲凉的气氛。但与下文缺乏联系,有凑合之病,前面说过,他的《扬州慢》也有这种毛病。"笑篱落"两句,写孩子们点着灯到篱笆边去捉蟋蟀的举动,"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苦"(《白雨斋词话》),所以结尾两句说:"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归结到骚人的愁吟同开头呼应。这首词虽与史达祖《双双燕》、苏轼《水龙吟》同属咏物词,但同中有异,史词纯粹咏物,别无寄托;苏词借助比兴,把咏物同写人结合起来;姜词则采用人和物夹写的方法,以私语声、纺织声、暗雨声、砧杵声、吟声、啼声、琴声等七种声音来形容蟋蟀的哀鸣声,多方衬托出人的愁思,可说别具一格。这首词的过片也值得注意。张
炎指出:填慢词"最是过片不要断了曲意,须要承上接下。如姜白石词云:'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于过片则云:'西窗又吹暗雨。'此则曲之意脉不断矣。"(《词源》)的确,从表意到词句,上下之间是交代照应得相当周密的,因而也就被看作过片的典范之一。夏承焘先生也指出:"作者未必这样有意经营,是高手笔下的自然而然的产物。"(《唐宋词欣赏》)我们对前代高手这种艺术手法不妨细加揣摩,努力掌握这方面的技巧。
例二为王沂孙的咏物词之一。南宋灭亡之后,他做过元朝的学正(教官),内心极为矛盾,常怀家国之恨,但又不敢说得露骨,便以咏物词的形式来寄托他的哀思,这就造成他那隐晦纡曲的词风。他有两首咏蝉词,这是其中之一。据马缟《中华古今注》载,从前齐国有一个王后饮恨而死,后来变为蝉。这首词开头一句中宫魂一词,即来源于此一传说。这个由断魂化成的蝉,余恨未消,每年都要憩息在庭院的绿荫丛中。"乍咽"三句,写她从寒枝飞到暗叶之下,一直在通过凄切的叫声,把"离愁深诉"呢。"西窗"三句中借助比喻,用"瑶(左王右佩去亻)流空"和"玉带调柱"来表现蝉被秋雨惊起时振翼惊飞的声响。两句前用一"怪"字,含有主观意识,指人们听到这种声音后觉得惊怪。"镜暗"两句,承上而提出反问,妆镜已生尘而暗,人也不再装饰,还为谁留着那漂亮的头发呢?言外之意,不胜感慨。崔豹《古今注》载魏文帝宫人莫琼树"制蝉鬓,缥渺如蝉"。古代女子用蝉翼来喻头发之美。前片用拟人手法,把蝉想象成一个极受委曲而容貌美丽的女子,有恨难诉。后片化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的诗意来哀叹自己的命运。铜仙"铅泪
似洗",是由于魏宫官把他从长安汉宫拆卸到洛阳的缘故。铜仙是捧着露盘的,露盘没有了,蝉的饮料也没有了。于是蝉便而临着死亡的境地,还能禁得起多少日薄西山的时刻?即使能发出一点余音,那也只能显得更加苦楚而已。为什么(她)独自发出一点微弱的音调(清商),就马上遭到这样凄凉的下场呢?因为那和风拂煦,柳丝飘荡的黄金时节早已过去,现在只能作徒然的空想了。
这首词里咏的秋蝉,是作者借喻自己的没落身世的,字里行间流露着亡国之恨,只是比较曲折而已。清端木(左土右采)不顾时代背景,完全以猜谜的方法,说它是寄亡国之恨(见张惠言《词选》评),当然是不对的。另一种说法,认为词的开头用"宫魂"字眼,同在这之前曾发生过南宋诸后妃陵墓被胡僧盗窃并弃尸于草野一事有关,此说看上去似乎有理,其实也有点牵强。如果认为前片以蝉喻后妃,后片以蝉喻自己,岩不把一首词的内容人为地割裂开来了吗?这是不符合本词的原意的,上文指出,词里的秋蝉是作者用以比喻自己的没落身世的。至于"宫魂"一词,尽管本意是指亡后之魂,它不过是作者用作咏蝉的一个手段而已,我们不可机械地对待。
王沂孙这首咏蝉词主题集中,用典自然,形象生动,音节凄厉,他哀叹自己的不幸遭遇,同时流露着思念故国的沉痛心情。与前辈相比,王沂孙的咏物词功力颇深,在艺术上有新的贡献,过去有的同志把他作品中的托意说成"不过是一点微弱的呻吟",用"人要完人,金要赤足"的标准去要求古人是不切实际的。不错,他的许多咏物词确带有隐晦纡曲的毛病,这是由作家的身世和时代两方面造成的,如果不充分估计到这一点,也就不成其为王沂孙的词了。
--宋 柳 永(秋别)
(1)《碧鸡漫志》卷五引《明皇杂录》及《杨妃外传》云:"帝幸蜀,初入斜谷,霖雨弥旬,栈道中闻铃声。帝方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淋铃曲》以寄恨。时梨园弟子惟张野狐一人,善筚篥,因吹之,遂传于世。"这是本调的由来。一百三字,十八句,前后片各五仄韵,皆叶入声韵。
(2)次句四字,句法为上一下三。第九句七字,上三字豆,均用仄声。结句七字,用拗句。后片次句八字,上三下五。第四句七字,上三下四。第六句八字,上二下六,句法与"都门帐饮无绪"同,但加两字豆。第七句上三下四,与前"念去去"同。按本调以柳耆卿词最负盛名,篇中拗句至多,自来作者
,平仄均依此调,《词律》单收黄裳一首,意境、字句均差之远甚,句法亦小有出入,殊不妥。从时间顺序来看,柳前黄后,也应以柳词为准。
(3)例词是作者在汴京同爱人话别的名作。词从写景入手,先用"寒蝉凄切"点出时令已到冷落的清秋时节,薄暮长亭送别,骤雨方过,倍感清凄,所以当兰舟催发时,更加激动,连话也说不出来,只能手握着手,彼此看着对方的泪眼了。用"相看"、"无语"这种字眼,更揭示了这对情侣复杂的内心活动,"此时无声胜有声",虽不言明,却是借别的高潮。"念去去"两句中的"去去",是越去越远之意。他俩都在想:此一去经过千里烟波,遥望南天,暮霭沉沉,空阔无边,越发舍不得分开了。后片开头抒发感慨,"多情自古伤难别",何况又碰上"冷落清秋节"呢?内容层层递进,意思越写越深。不管作者是否有意,客观上这种写法是把特殊上升到一般,也就是扩大了这首词的典型意义。但作者不在多发议论,所以笔锋一转,借景抒情,浮想联翩,写出"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优美句子来。兰舟停泊在杨柳岸边,晓风乍起,残月在天,一幅清凄的秋晨景色,此中不正意味着作者旅途的孤寂吗?两句意境优美,声韵和谐,已成千古名句。这一去总得一年以上,良晨美景对作者来说应是"虚设"了,即使有说不尽
的深情密意,又向谁去倾诉呢?这首词运用辅叙的手法,娓娓道来,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足见作者功力之深。在情景交融方面,可作为突出的范例之一。前片把黯然离别的心情溶入沉沉暮霭之中,绵绵离恨,犹如空阔无际的楚天,这是第一个情景交融处。后片把酒醒后清冷之感溶入杨柳岸上的晓风残月之中。秋水伊人,天各一方,情中带景,景中寓情,这是第二个情景交融处。而后者尤较前者为妙。因而这首词不但是柳永而且可说是整个北宋婉约派词人写别情的一首代表作。后来秦少游也写了一首同样主题和题材的词《满庭芳》(山抹微云),尽管不乏佳句,但在情景交融中稍逊一筹。不过柳词也有不足之处,就是情调偏于低沉,如果结尾几句稍作转折或振起一笔,可能感人更深,但这对作者来说,是不可能的。
--李清照,--宋 刘辰翁。
(1)本调又名《消息》。一百四字,二十二句,前后片各四仄韵。
(2)首起两句,第四、五、七、八句均为四字对(例二与此不尽相同)。第十句七字,上三字豆。后片结句四字,可作上一下三。
(3)例一作者李清照,这是一首借元宵(正月十五)佳节的今昔比较来抒发故国之思和身世之感的优秀作品。开头两句,一定落日的光华如熔化的黄金一般地灿烂,一写暮云聚拢来象白璧一般地晶莹。这是用自然景色来渲染节日的气氛,对仗也很工整。下文"人在何处",气氛陡转,看似突然,实际上,作者正寡居异乡,过着颠沛流离、落落寡欢的生活。这种灾难性的变化,连他自己也难以置信,所以有"人在何处"的感叹。其中正包含着无穷的辛酸呢。"染柳"三句,回头再通过写景抒发感慨。浓浓的烟雾笼罩着柳树,《梅花落》的笛声散发着幽怨,知道这中间有多少春意呢?"元宵"三句,承接上文,再把意思推进一层,遇上佳节,加上那暖和宜人的天气,本应及时行乐,作者却反问一句"次第岂无风雨?"就是说,转眼之间难道没有风雨相催?这决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有亡国破家这个惨痛教训作为先例的。当时的作者已不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的天真少女,也不是"夜来沉醉卸妆迟"(《诉衷情》)的少妇,而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武陵春》)的饱经忧患的人了,所以她总耽心好景不长,风云突变
。这种感叹纵然悲观,却能代表南渡爱国士人的共同心理,因而具有典型意义。作者既然兴味索然,所以即使有酒朋诗侣用香车宝马来邀她赏节,她也婉言谢绝了。后片用回忆对比手法,一写汴京(河南开封,北宋京城)盛时闺门对庆赏元宵佳节的重视。"三五",即正月十五日夜。二写妇女们头上插戴各种首饰,争着把自己打扮得整整齐齐,相约看灯,好不热闹!可是如今呢?自己颜色憔悴,头发蓬松,夜间再也懒得出去了。倒不如独个儿在窗帘底下,听听别人的笑声话语吧!末两句用热闹场面来反衬自甘寂寞的心情,比用冷落场面作正面衬托更为强烈,更能令人同情。南宋末年辛派爱国词人刘辰翁读了这首词深受感动,"为之涕下",曾依声填了一首和词,可见其感染力之强。从全词风格来看,它把家国之痛与个人遭遇熔为一体,感情真率,寄意深沉,兼有婉约豪放两种长处;再从全词的语言来看,作者用的多是"寻常语",没有典故,却表现得深入浅出,婉和注流畅,说它做到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例二为刘辰翁的和词,作者有小序云:"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阅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由于作者很讲民族气节,宋亡隐居不仕,面对此情此景,空怀故国之思,内心的哀痛是一言难尽的。词的开头两句写景,发出慨叹,写法仿李易安。接下来用对比手法,写原来的临安是"香尘暗陌,华灯明昼",可是现在却"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就是说,临安原来是个车马络绎、灯火辉煌的都市,现在却成了人口稀少,实行"宵禁"的恐怖城市了;作者正是通过这种比较来表达自己的故国之思的。后片再从自然风景看,"犹自如故",但山河易主,人民流离,能赋词反成苦事。自己走投无路(因为不仕元朝),妻离子散,有苦向谁诉?夜深了,辗转难眠,对着残灯,只听得满村响起一片祭社的鼓声。从作者的心情来看,抚今思昔,感慨万千,悲切动人,不愧爱国名篇。但从用典来看,间或有不足之处,如"前度遽如许",虽说是暗用刘禹锡《重游玄都观绝句》中"前度刘郎今又来"句意,毕竟语意欠明确。把它同李词相比,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悲苦过之"而"辞
情"是"不及"的。后人之填词者,可注意这种对照以便学习他们的长处,避免他们的短处。
--张 炎(孤雁)
(1)本调又名《望梅》。一百六字,二十一句,前后片各五仄韵。
(2)第四、八句七字,均上三下四。五、六两句为四字对,前一去声字为领格字,第九句至十一句均四字,前一去声字为领格字。后片第二、三句均四字,前有一去声领格字。第四、八、九句七字,均上三下四。
(3)例词为张玉田名作之一。咏的是孤雁,很可能指的就是具有生世飘零之感的作者自己。因为写得工整,形象鲜明,人称他为"张孤雁"。词的开头写孤雁是由于失群,只能顾影自惜。想宿寒塘,正是那水枯河净之时。因为是离群的孤雁,所以只留得一点影子,排不成字,写不成信了(按雁儿飞行时,排成人字形,排不成字,就写不成信。又古代有雁足传书之说。事见《汉书?苏武传》)。这样,想必耽误了为故人传达心事的任务。"残毡拥雪",系用苏武事。《汉书?苏武传》,苏武出使匈奴,单于迫降不成,便"幽武置大窖中,绝其饮食。天雨雪,武卧(上丰右刀下齿)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这里可能是把苏武比作南宋灭亡后被虏北去的朝臣们,指他们遭受种种折磨。后片写孤雁旅途展转,含情难诉,有类陈皇后之被幽禁于长门宫,仿佛只听到一片哀怨之声。从第四句起,笔锋一转,用一个"想"生出了许多意境,就象绝处逢生。孤雁料想宿在芦花边的同伴,它们也会知道春前飞回北方,在潇潇暮雨中忽然在玉门关重见时将会多么高兴!当画帘半卷,看到了飞来的双燕时,也用不着自叹孤独了。
这首词突出孤雁的心理活动,后片由孤雁反结双燕,翻出新意,同史达祖《双双燕》中写成双的燕子如何欢快,后面却以"画栏独凭"来反结的写法有共同之处,学者应加以对照、比较,从中学习作者巧妙的构思。
--柳永,--金 折元礼(从军舟中作)
(1)本调一百七字,二十二句,前片五平韵,后片六平韵。
(2)开头两句和四、五两句均为四字对。第八句应作上一下四,如作上二下三,前后当一律(见例)。又此句平仄变化颇大。万树《词律》定为|+-+|,龙榆生《唐宋词格律》定为|-|-|,然观诸家所作,除第一、五两字概为仄声外,中间三字平仄不一,如下例:
怒涛卷霜雪(柳永)正絮翻蝶舞(秦观)汛五湖烟月(同前)
卷怒涛来往(黄岩叟)看陈云截岸(折元礼)听回潮夜半(张景祁)见阵云冷落(邓千江)
故格律应改为|+++|。但在填写时,中间三字不可连用三平或三仄,应如以上列举五家中的每一家那样,使平仄穿插其间,以免音律呆滞,本调格律即参照以上七家平仄而定。
(3)例词是作者赠给当时驻节杭州的两浙转运使孙何的,内容主要是描写杭州的。头三句从写东南形胜中突出杭州的地理位置,很有气势。接着用"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和数以"十万"计的"人家"来形容杭州的秀美。"云树"三句写钱塘江的壮观。"市列"三句回写杭州市街的繁荣景象。对杭州来说,西湖当然最为注目,所以后片开头作者即着力描写,那里外西湖和他周围重重叠叠的山峰,青山绿水交相辉映,多么清雅妍丽!更引人入胜的,就是那三秋的"桂子"和十里的"荷花"。再缀以弄晴的"羌管"(此处指悠扬的笛声),泛夜的"菱歌"以及那些眉开眼笑的渔翁,采莲姑娘们,给西湖的景色无异锦上添花,显得生气蓬勃,使这首词成为写杭州西湖很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在写作上还有两点值得注意:前片把杭州和钱塘江穿插起来写,生动活泼,柔美中见雄壮;后片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描写西湖景色通俗生动,能抓住要领,对仗工稳,音节响亮,从选材到字句都值得学习。此词美中不足的是,
作者是带着欣赏的目光去写杭州富家"竞豪奢"的,又在"千骑"三句中的宣扬高官出来的派头,似乎他们也在"与民同乐",不但显得庸俗,语气上也不协调。
例二作者折元礼,任金官侍中。词的前片写黄河流域中原一带的险要形势,作品用一系列的动词如"倚""吞""拥""截""横"等,表现出战争的气氛,用拟人手法描出了江山云气的动态。后生表现自己对兜牟(本指头盔,也借指士兵)的欣羡,恨入伍已晚。看到金与西夏的鏖战中老少争先,杀敌立功,收复贺兰山的胜利,异常自豪。原乘凯旋之前,用黄金换酒,在凉州(甘肃永昌东)痛饮一番,全词风格豪迈,气势雄壮,声调激越,富有朝气,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它反映了金代词人的最高成就。
--姜 夔
(1)此为姜白石另一首自度曲,与《暗香》为姐妹篇。一百十字,二十句,前片五仄韵,后片四仄韵,例用入声韵部。
(2)第二句五字,上一下四。八、九两句均上三下四。后片第二句五字,上二下三,与前片作上一下四不同。第六句以下均同前片。此调平仄系参考张炎同调(碧园自洁)而定。
(3)例词与《暗香》为作者同时所作,用的都是托物言志的的手法。首句形容梅花象美玉般地点缀在枝头上。二、三两句写花枝上有翠禽同宿。"客里"三句是说梅花疏枝横斜,在篱芭一角,倚着高高的竹头。这里把梅花暗喻为孤高的美人倚着修竹("修竹"一词出自杜甫《佳人》诗:"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按咏梅词的通常写法,下面要进一步描写那孤高的形象,但作者却通过"昭君"等四句,突然由现场上溯到汉代,借用王昭君的形象。说她不愿呆在塞北,始终惦记着大江南北。这株清幽而孤独的梅花,可能就是昭君的灵魂月夜归来后所化的吧("佩环"句化用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环佩空归月夜魂"之句,这里把"环佩"颠倒使用是为了平仄关系)!郑文焯校《白石道人歌曲》中曾引用唐王建《塞上咏梅》诗说:"天山路边一株梅,年年花发黄云下。昭君已没汉使回,前后征人谁系马?"指出这是白石把昭君比作梅花的依据。可见用"昭君"的典故,有梅花贯穿其中的。换头另赋新意,"犹记"三句,暗用南朝寿阳公主梅花妆的故事。《太平御览?时序部》引《杂五行事》:"[南
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正月初七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指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时节。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今梅花妆是也"。从用典来说,同梅花这个题意是贴切的,加上作者用了"犹记"二字,由现实再回溯到过去,就无突兀之感了。所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即是此意。对前片"昭君"的典故来说,后片"寿阳公主"的典故在意思上是一个转折。也就是说,前片用昭君的魂归月夜来说明梅花的孤独,借此喻美人的被冷落,实指自己的怀才不遇。后片由眼前的梅花而想起历史上寿阳公主脸上梅花妆的韵事("蛾绿":蛾是形容眉毛细长。绿是指用青黛色涂眉、"飞近蛾绿"是梅花瓣落在寿阳公主脸上的意思),是说这个被冷落的美人本来是姿质非常美丽的。"莫似"以下五句,正面提出自己的想法,希望当道,要对她重视,不要象无情的春风那样,把梅花吹得东零西散,应该象爱护美人那样来安排她。要不然,让她片片吹落,即使你回头要找她,也只好到挂在窗边的画图里去找了。
这首词既然同《暗香》是姐妹篇,用的又都是托物言志的手法,《暗香》写个人身世之感,这首词又是写的什么呢?清代词评家张惠言、郑文焯等认为是感伤北宋沦亡,徽钦二帝和诸后妃被虏事。"故以昭君托喻,发言哀断"(郑文焯《白石道人歌曲》)。此说一向颇为流行。如果是这样的话,同后片的引譬设喻显然连贯不起来,难怪胡云翼先生要说它全篇的主题难以统一,"因为后面一段里又讲到'深宫旧事'和'安排金属',把重点一移再移,所谓故君之思的寄托,也就难以贯穿起来解释了"(《宋词选》)。第二种看法,以为前片"昭君显然是指北宋末年汴京沦陷时被金人俘去的宋室后妃",后片用寿阳公主梅花妆的典故是为了"扣紧现实",指出不要象春风不管花那样,而应把幽居深宫的年少蝉娟,早与安排金屋,使其不致流离失所。那深宫少年又具体指谁呢?为什么别人不指桑骂槐,单指这些人呢?这是没法说清楚的;即使说清楚了,也没有深刻意义,倒反有前重后轻这感,降低了作品深刻含义。第三种看法,认为作者大概是借咏梅花来感伤自己的身世。我同意第三种看法,不过还要理肯定些,联系作者当时的处境,这种看法,更接近于实际。作者在文学艺术上是一个多才多
艺的作家,但始终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此词作于一一九一年,作者年已三十七岁,长期浪迹于苏、杭、扬、淮一带,寄人篱下,始终是个布衣,能无身世飘零之感,郁郁不平之慨!应该说,不但有,而且是颇为强烈的。因此在词里反映身世之感,就显得非常自然了。
此词与《暗香》都是咏物词,对梅花本身的描绘并不多,用笔也不求细腻,只是把梅花作为抒发感慨的手段,因而它同纯粹的咏物词(如史达祖的《双双燕》)不完全相同。作品把梅花与人,绾合为一,花中有人,人中有花,先后由梅花而引出典故,更增加了形象美。从风格来看,少挥洒雄浑之势,多俏丽挺拔之姿,予人以清隽秀逸之感,成为作者另一首重要的代表作。
又这首词之所以能把许多不相关的事串连起来,除上述在用典上紧扣梅花这个题意外,还同作者灵活地使用一系列的虚词分不开的。这些词如"但"、"犹记"、"莫似"、"还教"、"又却"、"等"、"已入"等。一般来说,在诗词中应尽量少用虚词,以免空泛,但这首词却用得相当成功,或转折,或递进,各臻其妙,形成了姜词特有的风格之一。
--陆游,--辛弃疾(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宋 刘 过(寄辛承旨,时承旨招,不赴)
(1)本调又名《寿星明》。一百十四字,二十六句,前片四平韵,后片五平韵,亦有于过片首句二字处用韵者(如例二),以例一为正格。
(2)第三句系拗句,重在第三字仄,应与上二句有别。接下来,以一字(宜用去声)领以下四(四一七)。第四、五两句,八、九两句均为四字对,结处再以一字(宜用去声)领以下两句。后片,次句八字,以一字领下七字。余同前片。关于此调的对仗,详见后面。
(3)例一为作者从杭州赴任山东密州(诸城)途中寄赠其弟子由之作。作者因不同意王安石新法,自请出为杭州通判(副知州)后因怀念他在齐州(济南)的弟弟子由,再请调密州(任知州)。熙宁七年十月,作者原想绕道去齐州一晤其弟而未成,于是在旅途中填此词以寄感慨。起头三句中用"孤馆""野店"来显示旅途寂寞,用"旅枕"来显示孤单。三句全用对仗,增强了行旅孤单的气氛。"渐月华"以下四句,两两相对,以一"渐"字领起。清晨,残月在天,浓霜铺地,在朝雾(左氵右蒙)(左氵右蒙)中,云山象锦锈般地舒展开来了。四句写景,淡中见浓,清而见丽,这与作者当时沉郁的心情相适应。以下三句由现场的景物而勾起回忆,引入正题:换头两句,从兄弟俩初到开封说起,风流儒雅,年轻有为,就象西晋才子陆机、陆云兄弟俩初到洛阳一般,何等气派!下面四句两两相对,以"有"字领起,表达了作者的雄心壮志。它化用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等名句而来,只是第四句"此事何难",说得过于轻易一点。自己纵有治国平天下的主张,可是不为当今所用,心颇怏怏,不过作者并没
有因此心灰意冷,而是依然信心十足,毫不屈服地写道:用不用由你,干不干由我,等着瞧吧!不管他的政治主张对不对,从他敢于透露真实思想来看,是可贵的,同那些仅供游宴或诌媚之作有霄壤之别。结尾三句是与其弟共勉的话,表面上看来是希望彼此身体健康,优哉游哉,畅饮一杯。其实不过是"袖手何妨闲处看"的另一说法,他是很不服输的。这首词的前片重在写景,景中寓情,后片主要发议论--牢骚,它在选材和写法上同当时流行的婉约词风大不一样。填词当然不宜发过多的议论,但它仍不失为优秀的词篇。文学创作的要求,首先在一个"真"字上,具备了这个条件,才谈得上"善"和"美"。这首词正是从"真"入手的。
例二用今昔的变化来抒发深沉的感慨。前片写旧地重游,情况大变,昔日王侯第宅,今已"累累枯冢……"联系自己,青春易逝,两鬓已经添霜,气氛是一致的。后片虽然用"眼明身健,茶甘饭软"作自我安慰,要非作者本意,真正要说的是自己恢复中原的雄心壮志一再遭挫,横遭排挤,在"躲尽危机,消残壮志"之余,也只好与"渔翁共醉,溪友为邻"了,看似消极,其实是感慨万千的不平语。通篇写法,比较平实、含蓄。
例三是独具风格的词。前片写作者对着酒杯,用长久患酒渴病、喉咙象烧焦了的锅子等语来说明吃酒的危害;又用刘伶嗜酒颓废、醉人于死的例子来控诉酒的危害。后片更申斥酒是鸩毒,同它势不两立。"况怨无大小"四句是一篇经验总结,体会尤深,闻者足戒,作者义正词严地要酒杯再勿近前。一席话说得酒杯恭身下拜,唯命是从,以"麾之即去,招则须来"作答。"以文入词",议论太多,前人也曾评它"非词家本色"(刘体仁:《七颂堂词绎》),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作者落笔成词,谈笑风生,通篇对话,打破了填词的传统格式,是题材风格多样化的一种表现,虽不必提倡,也不能采取一笔抹煞的态度。也有一种意见认为作者把酒当人,斥责他对"知已""少恩",可能是指南宋朝廷的投降派对他的牵制,这种说法未免穿凿。
例四作者系辛派词人,风格豪放。辛弃疾知绍兴府,请作者赴宴,作者未去,在杭州作此词寄辛。通篇用散文格调,借三人对话组织成篇,构思新奇,艺术上有独创性。偶一为之,不可视为油滑。
此调对仗较多。词的对仗原有"必对""宜对"之分。四、五两句属必对,六、七两句原可不对,但也有对仗者(如例二),或者把这四句变为八字对,即四、五同六、七前后相对(如例一),不但气势充足,而且增加了语言美。如果完全取消这种对仗(如例三、四),虽然根据内容需要,亦无不可,一般来说,总不太适宜。又此调头三句四言,本属宜对范围,例一采用了全对,形成排比句式,也增加了语言美,但不可以此为定格。
--辛弃疾(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元张翥(春日西湖泛舟)
(1)本调又名《摸鱼子》、《买陂塘》、《迈陂塘》、《安庆模》。一百十六字,二十一句,前片六仄韵,后片七仄韵。
(2)起句七字,上三下四,仄句不用韵,几为他词所无。例一辛词首句"雨"字,系与所押韵巧合,非叶韵。第六句或上三下七,或分五字两句,倘属后者,则上句为上一下四,下句为上二下三(见例二)。第八、九句系四字对句(见例二,辛词例外),上加一豆。末句五字,上二下三,叶韵。后片句法,除一、二句外,其余与前第二句以下全同。
(3)例一为辛词名篇之一。作者通过一个少女的对景伤春,感怀身世来暗示南宋朝廷的艰危局面,寄托自己的一腔幽怨。前片头四句虽用比兴手法,但意思极为清晰。再也经不起一次次的风吹雨打了,眼看着春天又归去。喜爱春天而常怕花开得太早,何况花落得数也数不清呢?至此,作者只好直接呼喊春天留住,并且告诉她:"听说芳草一直铺到天边,把您的归路都挡住了。"但又有什么用?你再埋怨,她还是不说话,悄悄地溜走了。那么她是否就此去无踪迹呢?算起来,只有屋檐下的蜘蛛网殷勤地把纷飞的柳絮粘住。蛛网纤细,柳絮飘荡,靠它来留春,还能留得几许!这中间包孕着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从惜春到怨春的几个层次,表现了作者对南宋朝廷"深爱和深恨"的矛盾心理。后片采用的许多典故,看上去各不相干,但被作者成功地贯串在这首词里,大大加深了题意。开头五句是说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因有人妒而遭遗弃,住在长门宫。虽然她用千金重价买得当时辞赋名家司马相如的一篇《长门赋》,想打动武帝,可是没有奏效,见面的日子又耽误了,这一肚子的悲苦之情又向谁倾吐呢?"娥眉"是指长而细的眉毛,这里借代美人。作者的意图在于借过去的帝后关系来喻当前的君臣关系
。十几年来,由于他同主和派政见不合,颇有"孤危忧惧"之感。他曾对宋孝宗说:"生平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恐言未出而祸不旋踵。"这使他感觉到自己的处境同陈皇后有共同之处。这次调遣,作者原想乘机有所作为,不料仍管钱粮事(漕运),英雄无用武之地,只好失望地说:"准拟佳期又误"了。"娥眉"失宠,固然由于奸邪进谗,主要还在君王变心,或者简直可理解为宋孝宗的昏庸愚味、埋没人才,使作者屡遭压抑,言路堵塞,抱负难展,终有"脉脉此情谁诉"之叹。接着,词的笔锋一转,矛头指向朝里的奸邪们,用"君莫舞"引出"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句。意即你们不要靠长袖善舞而得意忘形,你们可曾看见,唐明皇的宠妃杨玉环,汉成帝的宠后赵飞燕,曾经以妒闻名,到头来不都成了灰土了吗?这就是你们的下场。"闲愁"句承上启下,对上文来说,自己报国无门,反遭人妒,身居闲职,由闲职而带来精神上的苦恼--"闲愁"。越想恢复中原,越感苦恼,所以说"闲愁最苦"。对下文来说,正因为"闲愁最苦",所以更不忍心去倚着高楼的危栏朝外面看了。那是什么样的景色?将要落山的太
阳正吊在烟霭笼罩的柳树上,一片凄凉景色,正是使人伤心的地方。这景色,正意味着南宋朝廷的昏暗局面,无怪孝宗看到这首词后很不高兴,尽管没有加罪于他(据《鹤林玉露》记载)。此词兼有豪放和婉约两方面的长处,在沉郁悲晾中显示激昂慷慨,在激昂慷慨中不失绰约多姿。如果说李易安的《声声慢》用豪放的笔调写婉约的内容的话,那么稼轩此词可说是用婉约的风格表现了豪放的内容,通篇借喻,情景相生,是一篇思想性艺术性达到高度统一的好作品。
例二为一首对景怀旧(游)之作。前片忆写雨后湖边游乐的情景。后片作今昔对比,抒发了"人去楼空"的感慨。词在写法上,用景色来反衬人事的变幻,表现出感情上的波折。"山容水态依然好,惟有绮罗香散",由此引起作者的感慨:昔日繁华的"歌舞池",今天已经"青芜满目成秋苑"了。以致本来"麴尘(淡黄色,麴,同曲)波外风软"的西湖美景,此时也已被"正落絮飞花,将春欲去"的情景所取代,这种写法使词富于含蓄。所以,虽然这首词不过寄托着封建士大夫的某种"游兴",但从表现手法看,还不失为一首情景交融的佳作。有的句子里如"涨西湖、半篙新雨",笔墨异常饱满;又如"帘半卷,度一缕歌云",帘子只卷起一半9注意:如写帘子全都卷起便毫无意味了),那清脆的歌声便被一缕丝线穿引着飞向云霄去了,表明歌声(回加辶)荡云间,令人有悠扬清新之感,很有点白石(姜夔)遗风。万树把作者的词不达意推崇为"绝唱",当然不适当,说它风流婉约,在浅深浓淡之间,还是比较符合事实的。
--辛弃疾(别茂嘉十二弟),--宋 刘克庄(九日),--清 陈维崧(纤夫词),--苏轼。
(1)本调又名《贺新凉》、《乳燕飞》、《金缕曲》、《貂裘换酒》。一百十六字,二十句,前后片各六仄韵。豪放派词人好填此调,用入声韵,声调激越(例一、二),用上、去声韵,常带悲凉气氛(例三)。
(2)第二、三句各四字,两句上加三字豆。第六句七字,上三下四。第八句八字,上三下五。按此调原以《东坡乐府》所收为最早,然句逗与诸家稍异。如前片末句第一字应仄作平,后片第四句第五字应平作仄,第五句第二字应仄作平。又第八句变八字为七字。惟东坡此词在写法上有独特处,现作为例四收入本书。
(3)例一是辛弃疾送他的族弟贬官桂林之作。在封建朝廷,官员们得罪遭贬谪是屡见不鲜的,加上他的族弟又不是什么显官,为什么作者在这首词用非常强烈的语气来托古喻今,表示不满呢?这是由于南宋小朝廷不但对作者北伐中原的正确主张不加采纳,而且使他在政治上迭遭挫折,处于孤危的境地。此调即作于他在免官后闲居瓢泉(江西铅山)之时,他的内心交织着种种复杂的矛盾,所以在这首词里除表现了慷慨激昂的一面外,还有着沉郁苍凉的一面。词的"绿树"三句说听到鹈(左决去冫右鸟)哀鸣已经受不了,再听到鹧鸪和杜鹃的啼声,就更受不了了,所以说"更那堪"。这是层层渲染悲凉的气氛。"啼到"两句,化用《离骚》"恐鹈(左决去冫右鸟)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句意。"算未抵"句,通过比较,转入题意。这说是三句鹈(左决去冫右鸟)
把春天的百花都给啼掉了,可谓苦矣,但还比不上人间的别离之苦。以下四句,用王昭君出塞事、陈后辞别汉武帝黜居长门宫事,以及卫庄姜送戴妫归陈事(《诗?邶风?燕燕》,据汉代注家郑玄解说,此诗是卫庄公夫人庄姜送庄公妾陈女戴妫归陈时所作。庄姜未生儿子,把戴妫生的儿子当自己的儿子。庄公死后,戴妫儿子被卫君州吁所杀,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庄姜把戴妫送回娘家)。乍看这三者离题甚远,其实作者是用这三人离别的身世来暗喻自己屡遭毁谤、备受排挤的境遇。这同作者在《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中以陈后遭妒比喻自己的遭遇是一脉相通的。作者觉得前片用事意犹未尽,所以后片继续用事,不过所用之事已由美人宫怨而转向英雄诀别。"将军"三句用李陵别苏武事。李陵身经百战,最后投降匈奴,虽然身败名裂,同苏武长别时仍不忘故旧。"易水"三句,用荆轲离燕入秦事。燕太子丹在易水边上为他饯行之时,也正是他慷慨悲歌未完之时。这两个典,是为了说明自己也和他们一样,有着一副义胆忠肝,在关键的时刻报效国家,不改初衷,但不为朝廷所容。用了这五个典后,再回到开头的鸟儿上,"啼鸟"两句,使意义再进一步,如果上列鸟儿们也懂得人间这么多恨事,
我料它们不再啼泪而要长此啼血呢(按古代有杜鹃啼血的说法)!其实是借题发挥,一吐胸中不平之气。结尾两句,才从正面道出与茂嘉的分别,使自己少一知已,用疑问句,饶有余味。
这首词写法上颇为别致:一以啼鸟作陪衬,运用两层对比,极写人间别离之苦。前片鹈(左决去冫右鸟)等哀鸣纵然很苦,"算未抵、人间别离。"是第一层对比。后片"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还啼血"。联系前面五个用典来看,是第二层对比。意思层层深入,次序井然。二、五处用典,看似离题,其实以别离为线索把它紧紧串连在一起,外松内紧,有放有收,法度至为谨严。三、通过咏物写人,寄托家国兴亡之恨和个人身世之感,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在写作上达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例二为辛派词人刘克庄所作,前片写风雨重阳,秋色愁人,但不学齐景公游牛山时因慨叹人生短促而流涕,而是为中原未复而滴泪。后片表明自己满怀悲凉,却又不屑于写"破帽"(用孟嘉九日龙山落帽事)之类的陈词滥调,还是对着黄花借酒浇愁吧。开头结尾均在景中寄情,全词慷慨悲歌,以家国为忧。词的首尾都表现了天色的昏暗,这是作者预见到国事危殆的双关语,同辛词《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的首尾颇多相似处。
例三为清初著名词人陈维崧的一首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前片写官军征发民夫拉纤,给老百姓带来莫大灾祸。后片写纤夫们抛却亲人,离家远出的苦难生涯,何日能归田园,只能幻想"神佑"而已。这首词思想性强,风格豪放,描写生动,笔力遒劲,颇能继承辛词风格,但少含蓄。
例四是东坡的名作之一。作者言情咏物,笔法多变,不拘一格,如《卜算子》借"孤鸿"喻"幽人",《水龙吟》以思妇拟杨花,此词前写人,后写物,最后把两者绾合为一,又是一种手法。前片写一个高雅而孤寂的美人。"乳燕"二句写盛夏午后的幽静环境。"晚凉"以下四句,写新浴后的美人手持团扇,由困倦而独自倚枕熟睡。"帘外"以下四句写不知谁来推门,使她从梦中惊醒。"帘外"以下四句写不知谁来推门,使她从梦中惊醒。"瑶台曲",指瑶台的幽深处,本指仙境,此处也指梦境。醒后才中,原来是"风敲竹"发出的响声。后片写不与"浮花浪蕊"为伍情愿作"伴君幽独"的榴花。头三句写那榴花,犹如有摺皱的红巾一般,之所以等那轻薄争艳的百花凋谢后再开,是为了"伴君幽独"。"(左禾右农)艳一枝"形容榴花之盛,"芳心千重",突出花瓣之多(重瓣)。下文忽然来个转折,翻出新意:只恐西风一吹,榴花凋谢,徒然剩下叶子!而美人也怕青春消逝、红颜衰老,故下面说,到那时,即使等得你来,对我举杯,怕也不忍看我了,只能是你的粉泪和我的花瓣同时簌簌落地而已。这
结尾两句很自然地道出了美人与榴花同样的命运。东坡此词写于第二次出守杭州之时,他遭司马光等排挤,郁郁不平,借榴花美人来自抒苦闷,比较可信。此词看似咏物,其实以写人为主,榴花不过穿插其中作为衬托罢了,两者有相得益彰之妙。
--周邦彦(柳),--刘辰翁(丙子送春)。
(1)据《北齐史》和《隋唐嘉话》记载,北齐兰陵王高长恭勇武而貌美,自以为不能使敌人畏惧,曾戴面具出战,击退周师。后来齐人制《兰陵王入阵曲》模效他上阵作战的姿态。至唐为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一百三十字,二十九句,三段。第一段七仄韵,第二段五仄韵,第三段六仄韵,例用入声韵为正格(如例一),用上去
声韵为变格(如例二)。
(2)第五句为平起仄收之七字拗句。第二段第二、五、八句,第三段第三、六句,均作上一下四。这首词中的领格字如例一的"又""望""渐""念"等均用去声,只有"愁"字用了平声,算作例外。本调平仄根据周邦彦、高观国、刘辰翁诸家格律考定。
(3)例一为周邦彦代表作之一,在南宋绍兴年间曾用它来歌以送别,有《渭城三叠》之誉。词以柳为题,但用意不在写柳而在写"京华倦客"(词人自称)因别离而感伤的心情。因而这首词并非真正的咏物词,词分三段:
第一段托柳起兴。前五句用笔直的柳阴、弄碧的柳丝以及柳树"拂水飘绵"等优美形象来刻画柳的多种姿色。"柳"和"留"谐音,古人有折柳惜别的习俗。作者写柳,物用以制造送别时缠绵悱恻的气氛,故在第五句的末尾贴出"送行色"三字,也是点睛之笔。不过送的不是别人,恰恰是词人自己。何以登旅途,便先"登临望故国"(故乡)呢?因为久居京华,已感厌倦。为何感到厌倦?"谁识"二字,以反问语气作了重要交代。它暗示着自己迭遭冷遇,仕途坎坷,所以要离去。长亭本是送别之地,年得一年,在送别中攀折的柳条应该早已超过千尺了。而现在自己也成了被送的对象,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应折柔条过千尺",同上文"登临"两句呼应,含意深沉。
第二段开头四句写送别的情景。此时此景,勾起回忆,自是意中事,而饯别时所设的弦乐和灯火也只能增加自己的惆怅而已。何况正碰上梨花盛开的寒食节前(旧历清明节前二日为寒食节,有禁火的风俗,唐宋时朝廷在清明日另取榆柳新火以赐群臣),不是共赏阳春烟景,而是忙着送我归去,况味可知。但是多年的京华生活,毕竟使人(左目右卷)顾难忘,所以下面从侧面透露了这种心情。以一个"愁"字领先,带出四句:船离岸,顺流而下,会象离弦之箭一般飞速前进,回头一看,船已过了几个驿站,而送行者也远在天北了。与一般行旅者不同,词人不是希望船开得快些,而是耽心船开得太快,这与上面四句表现的情思是一致的,内容也比一般更深一层。从写法上来看,这四句虽从虚处落笔,却又是从生活实践中来,可谓虚实相生。而其意识之浮动,想象之丰富,更非一般词人所能企及。这是清真词的妙处之一,无论作诗填词,都要学习、领会这种笔法。
第三段转入别后情怀。前五句由上文写虚回到写实,"凄侧"两句表明怨恨之深、之多。以下三句用一"渐"字领起,船开出了,水波在回旋着,码头上冷冷清清,夕阳徐徐西下,而逗人的春色却无边无际。面对夕阳,本使人有迟暮之感,而春色烂熳,又使人情意绵绵。语里行间,正透露着这位"京华倦客"似倦非倦、要离开又不忍离开的矛盾的心情。正因为这样,所以以下二句用一"念"字领头,把现实引入甜密的回忆。想起与知心人"月榭携手,露桥闻笛"的赏心乐事,多么神往!最后三句,再回到现实,即对照眼前,如在梦里,只能暗暗掉下几滴眼泪而已。真个是思潮翻滚,激动异常了。注意,结尾两句,全用仄声,为它词所无。作者精于音律,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更好地表现那种不平静的心情,再加上全词都用的入声韵,更显得声情激越,音调幽咽。
这首词篇幅虽长,读来却不觉其长,原因是作者能将多种手法综合运用,表现别情。手法上脉络分明,层次清晰,故能姿态横生,韵味浓厚。只是思想内容比较单薄,题材限制在个人的离愁上,微嫌不足。
又作者在这首词里究竟是送行者还是行者,说法不一。周济在《宋四家词选》中说作者是"客中送客",此说颇为流行。细玩词意,笔者认为还是把作者本身看作行者更为适合。理由是:
第一段"登临"两句,已经暗示自己在京华受到冷遇,所以登高望乡(周为钱塘人),接着要离开这里。如果是"送客",又何必费如许笔墨?第二段以"愁"字领以下四句,与其"代行者涉想"(周济语),何不以词人自己想象为更亲切、更深刻?第三段以"渐"字领以下三句,由虚写变成实写,即写行者的实地感受。如果不是词人自己,又是代行者"所见",那就更属无中生有了。相反,只有写自己的所见,才能真切动人。同时使主语前后一贯,也能使词的最后五句同上文的联系更加紧密。
例二为刘辰翁作品。周词抒惜别之情,刘词寄故国之思,主题不同,词调则是一个。按南宋恭帝德佑二年(一二七六年)二月,元军侵占临安,君臣北狩。同年暮春,作者填写此调来怀念故国。题目标作"送春",暗悲南宋的灭亡。词的第一段写南宋都城沦陷后的荒凉景象,第二段写元军虏南宋君臣北去,群臣们对故国恋恋不舍的心情。第三段写作者对北去君臣的思念和自己处境的凄凉。这首词在运用比兴手法上有两点值得注意:1."春"本属自然季节,作者在"春"前冠一"送"字,或在其后加一"去"字,就使它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特别是三段的开头或云"送春去,春去人间无路"。或云"春去,谁最苦"?或云"春去,尚来否"?更表现了沉痛的故国之思。同李煜"流水落花春去也"(《浪淘沙》)中的"春"相比,刘词的思想境界自然高很多。2.词里对正反两种形象的比喻都很贴切、生动,如以"风沙"、"乱鸦"喻入侵的元军,以"箭雁"(中过箭的雁)喻北去君臣,以"梁燕"(梁上的燕子)喻南宋的士大夫,以"玉树"(《晋书庾亮传》:"亮将葬,何充、会之
叹曰:'埋玉树于土中,使人情何能已!'")喻忠贞爱国之士,用"江令恨别"(江淹有《别赋》)和"庾信愁赋"(庾信有《愁赋》)喻自己的故国之思。"泪盘如露",更明白地把人们为思念故国而落的泪说成象金铜仙人盘中的露水那么多(字句化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刘词在艺术性上虽不象周词的曲折多姿,也不象王(沂孙)词的含蓄纡(回加辶)
,却也善于运用比兴手法,通过丰富的想象来把抽象的故国之思具体化,从而增强了词的艺术感染力,这首词就是一个例子,它不但是刘词(《须溪词》)的代表作,也是豪放词中的名作之一。
--周邦彦(蔷薇谢后作)
(1)本调创自周邦彦。周密《浩然斋雅谈》记邦彦取六丑之义,以此词犯六调,然颇难唱,故以高阳氏之六子,皆才而丑者比之。一百四十字,二十七句,前片八仄韵,后片九仄韵。例用入声韵部。
(2)第一、八、十三句和后片第二句均为上一下四之五字句。后片第九句九字,上三下六。第十二句八字,上三下五。例词中的领格字如"正"、"但"、"似"及"葬"、"渐"诸字习惯上均用去声,只有极少数例外。下面再引三家同调词句与周围作一对照(字下有一横线者为去声,有二横线者为入声):
周邦彦
正单衣试酒 但蜂媒蝶使 似牵衣待话
葬楚宫倾国 渐蒙笼暗碧
方千里
看流莺度柳 奈离襟别袂 叹良宵漏断
纵冶游南国 谩去容暮碧
郑文焯
又年芳催老 只轻朱薄粉 纵仙城梦见
数断红消息 照清池宴席
陈洵
正朱华照海 尚幢幢日盖 似依依念定
怨粉轻衣薄 算孤根易托
宋沈义父《乐府指迷》指出"句中用去声字,最为紧要"。万树《词律》则进一步把它说成"有一要诀曰:各词转折跌宕处,多用去声"。他认为上声和入声可以代替平声,惟有去声是单独的,所以在应该用去声的地方,决不可以用其他三声代替。凡学填词者,应在阅读作品时多多留意这一点。
(3)这首词以十分惋惜的心情叹息凋零的蔷薇,惜花所以惜人,作者是托花的命运来喻自己游宦的不得意的。它还特别成功地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花和人的关系写得有血有肉,有生气,有情致。前后片的意思分三层来写。第一层,开头五句叹韶光易逝,春已归去,自己尚作客他乡。第二层,"为问"以下六句,写夜来风雨无情,把蔷薇摧落得象美人钗钿坠落满地,上面还残留着香脂,散乱在种植桃柳的小径之间。第三层,承上启下,这种情况还有谁来爱惜呢?只有蜂媒蝶使,在我的窗前飞个不停。花中有人,这里寄托了作者身世凄凉之感。后片分四层来写。第一层"东园"以下四句,写作者游园目睹现场,不胜惋惜。第二层,"长条"三句,正如周济所指出的,不说人惜花,却说花恋人,运用拟人手法,别具一格,其想象力之丰富,值得后人重视学习。第三层,"残英小"以下四句,是说把小小的残花插在美人头巾上,终究比不上盛开的花朵插在美人头上那么妩媚动人。这里作者又以残花自比,与前片的美人受到摧折是相互呼应的。第四层,"漂流处"以下三句,作者活用红叶题诗事。唐代传说,有一宫女为寄相思而题诗红叶上,希望它从御沟中流到外面,后来果然
被宫外某士人拾得并巧结了良缘。不过这里作者是反用其意,即希望落花不要被潮汐漂走。要不然,如果落花上有人题了相思的诗,又怎么叫别人看见呢?作者尽管对仕途不满,但很可能对自己的前途还是抱着一线希望的。他用以表现的乃是比兴手法,这种结尾"意致尤缠绵无已,耐人寻绎"(《蓼园诗话》),充分显示了婉约派词风的一些特色。
--宋 张孝祥(建康留守席上作)
(1)本调原为《鼓吹曲》名,后用为词牌,句短节促,音调悲壮。唐代西边有伊、梁、甘、石、渭、氐六州,每州有歌曲,统名《六州》。歌头即引歌,属"中序"的第一章。一百四十三字,三十八句,前后片各八平韵。亦有平仄韵互叶和平仄韵递换者。要以平韵为主,辛弃疾、刘克庄等均用此体。
(2)第十六句五字,句法多为上一下四。后片起句四字,上一下三。第十六句七字,三字豆。第十七句五字,上一下四。
(3)例词为南宋爱国词人张孝祥名作之一。宋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主战派大将张浚率领
宋军在安徽符离与金人战失利,主和派由此得势,遣使臣与金人议和,以淮水为界。据南宋《朝野遗记》载,当时张孝祥留守建康,在宴会上作了这首词,张浚读后深受感动,中途"罢席而入"云。
作者怎样填这首词?在前片中他开门见山,从极目远望长淮写起,他似乎看到那里的草木长得和关塞一样高了,凡是爱国者面对这种战备废驰的情况谁能不心里发寒呢?"征尘"三句,说那里尘埃飞扬,寒风劲吹,可是边地上却一片寂静。作者在这个描写背后,实际上批评了朝廷放弃抵抗的政策。这种情景,自然使作者黯然神伤。由此而回想到三十六年前北宋沦亡、汴京失陷的惨状,无法解答,只能说"殆天数,非人力"了。这也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作者极度悲愤的语言,毋须追究什么迷信思想了。正因为被迫南渡,所以连孔夫子的家乡、时时传出弦歌之声的地方(山东曲阜)也被牛羊的膻腥气沾污了。这种膻腥气实指金人的气焰,是一语双关的。以上各句很多借重想象。写得气势开阔。以下各句全为写实。只隔一条淮水,北岸竟成了金人聚集之所,夕阳西下,只见无数牛羊从山上下来,那金兵的哨所横七竖八的,比目皆是。金国兵将夜行军时,骑兵手执火把,河流被照得通明。那笳鼓的声声哀鸣,更使人惊心动魄,前片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长淮以北沦陷区的凄凉景象,一是敌人的骄纵气焰。
后片自然要联系到自己的悲愤。想到挂在腰间的弓矢、匣中的宝剑,白白地叫它遭到尘埃和蠹
虫的侵蚀,久封不用,哪里还成得了什么大事?时间多么容易丢失,而自己的雄心壮志也成了一句空话,一年又将完了。恢复汴京是渺茫的。朝廷想以礼乐来怀柔敌人,高台上的烽燧寂静无声,就此把打仗停下来了。那求和的使臣,奔走忙碌得很,怎么不害羞啊?写到这里,作者笔锋一转,把对象移到"中原遗老"身上,更显得朝廷这种政策的不得人心。作者写道,我只听说沦陷区的父老们,常常翘首南望,只想王师北伐,恢复中原。可是情况恰恰相反。因而结尾说,看到此情此景,真叫人满腔悲愤,泪如雨下呢。后片也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揭露朝廷战备不修,一味屈辱求和的行为。一是表示自己壮志难酬,空令岁月蹉跎的悲愤。
由于作者情真意切,所以写得声情并茂,加上词调的节拍短促,用的是平声韵,产生了明显的抑扬顿挫,所以读来气氛悲壮,音韵铿锵。陈廷焯称赞这首词:"淋漓痛快,笔饱墨酣,读之令人起舞"(《白雨斋词话》)。正因为这样,作者成为南宋初期继承苏轼豪放词风的重要词人之一,他和张元斡合称为词坛双璧,是伟大词人辛弃疾的先行者。
--吴文英(春晚感怀),--宋 汪元量(重过金陵)。
(1)本调始见于吴文英《梦窗词集》,是词调最长者。各家句式互有出入,兹引吴文英、汪元量二格。吴词二百四十字,四十七句,四段,每段四仄韵。汪词二百三十六字,四十五句,第一、二段各四仄韵,第三段五仄韵,第四段七仄韵。
(2)吴词第一段次句句法为上一下四。"念"、"趁"、"记"、"叹"、"漫"等字为领格,例用去声。第二段九、十两句,第三段开头两句,第四段六、七两句均用对仗。在字句上,吴词第二段四、五两句,汪词改为|-|--(句)||--||(韵);吴词第三段五--七句,汪词改为|--|--(句)--||(韵);吴词第四段第三句,汪词改为|--|,第四--七句,改为-|||--(句)||||-|(韵)--||--|(韵),第九句改为-|--|(韵)。其他诸家,又有出入,说明此调平仄相当灵活,现对照诸家所作,归纳平仄如上。
(3)例一作者题为"春晚感怀",其实是一首悼亡之作。但词在写法上不同于东坡悼亡词《江城子》的开门见山,而是到第三段才点明。作者在第一段从有感于西湖晚春写起,"念羁情游荡,随风化为轻絮"。叹自己年来游踪不定,这是后面写悼亡的伏笔。第二段回忆"十载西湖"的艳遇,"溯江"句暗用刘晨、阮肇入天台遇仙女的典故(刘义庆《幽明录》)。锦儿是钱塘名妓杨爱爱的婢女(据洪遂《侍儿小名录》)。用这个词是暗示所爱者为一名妓女。可是"春宽梦窄",好景不长,匆匆分开了。第三段写"别后重访西湖无信",原来"事往花委,瘗玉埋香",已经人去楼空了。她的死去,知道她经历了"几番风雨"!当时分别的情景记忆犹新。第四段写自己的感伤、悼亡之情,那"离痕欢睡",至今还沾在旧的手帕上呢,可怜破镜不能重圆,海天茫茫,何处传书?!江南千里之遥,又上哪儿去招你的魂呢?词把重点放在同意中人的分别上,有一定深度,但总比不上东坡《江城子》的感人至深。原因是坡翁取材广泛(十年间生离死别的伤感、孤坟、自己容貌的变化、入梦、相见、肠断处等等),落笔成章,富有立体感,字里行间无不
流露真情。梦窗词取材不广,开头绕了弯子,有堆砌辞藻,篇幅冗长之感,不但及不上苏词,也及不上他自己的某些篇幅较短的佳作(如《风入松》、《八声甘州》等)。
例二作者汪元量,系南宋末年宫廷琴师。当时政治黑暗,奸佞当道,强敌压境,作者盱衡时局,不胜忧虑,重过金陵(今南京)时,写了这首吊古伤今的长词。说的是六朝,指的是南宋。第一段写朱楼夹道的金陵本为帝王之州,但如今王气已衰。第二段具体写金陵已显出一片荒凉的景色,景是含忧国忧时之情。第三段由景物的凄凉进而写人们思想的麻痹。商女事原于杜牧《夜泊秦淮》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王安石《桂枝香》化用杜句为:"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作者参用两家说法,暗指南宋朝廷继续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第四段由自然和人事的叙写再引出兴亡的教训,"楚囚对泣何时已,叹人间今古成儿戏。"批评南宋统治者好说空话,把政局当儿戏,必将重踏当年陈后主等亡国的覆撤。这也是一种画龙点睛之笔,亦即《阿房宫赋》中所谓"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之说,立意是高的。结处三句,宕开一笔,故作平静,打破沉闷的气氛,引人思索,这种写法能收情景相生之效,值得注意。但毕竟力量太弱,以致使人感到通篇写法都属于同一类型的伤今,缺少波澜,有平铺直叙之病,要注意避免。词的名篇
中长调不多,大抵不超过一百二十字左右,再长便难于掌握,象这类长调非特殊需要不宜填写,以免劳而无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