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圩
壮族的歌会和歌节。在壮语中,歌圩有出田垌之歌、
山岩洞之歌、坡圩、垌市等等名称。
歌圩是壮族古老的风俗习惯,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
悠久的历史。据说,唐朝时已经有了歌圩。如《广东新
语》卷八中载:“新兴女子有刘三妹者,相传为始造歌
之人,生唐中宗(684~709)年间,年十二,淹通经史,善
为歌,千里内闻歌名而来者……尝与白鹤乡少年登山而
歌,粤民及瑶、僮诸种人围而观之,男女数十百层,咸
以为仙,七日夜歌声不绝,俱化为石。”宋代《太平寰
宇记》卷之百六十三中谈到窦州信宜县及昭州平乐县一
带风俗时载:“谷熟时里□同取,戌日为腊,男女盛服,
推髻徒跣,聚会作歌。”
歌圩一般在节日时举行,如:春节、三月三、中元
节、中秋节等,也有临时形成的歌圩。歌圩的规模有大
有小,大歌圩有上万人,小歌圩也有数百人。一次大的
歌圩往往延续两三天,白天唱为日歌圩,一般在村外山
坡上或田野间举行;晚上唱为夜歌圩,在村中举行。每
当歌圩来临,壮族男女青年便着盛装,带上礼物,从四
面八方向歌场集中,物色歌友。中午时分或夜幕降临之
际便形成对歌高潮,主要是男女互相对歌。有集体对歌,
也有二人对歌。对歌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天文地理、历
史政治、生产生活各个方面,有情歌、苦歌、古歌、农
事歌、花歌、盘歌等等。
歌圩是壮族人民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也是未
婚青年唱情说爱的地方。歌圩上唱的歌大都是生活语言
的高度提炼,具有生动、纯朴、深刻的特点,歌词有韵,
能唱,易记,赋、比、兴的艺术手法经常交替运用。未
婚青年在歌圩上自由地选择心爱的伴侣,唱得情投意合
的时候,便互相抛绣球(有些地区则互碰熟红蛋)或赠
礼物,从而建立爱情。
(韦星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