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首页 > 诗词常识 > 文学理论 > 诗话
· 先秦
·
· 魏晋
· 南北朝
·
· 唐五代
·
·
·
·
·
·
· 近代
· 现当代
· 不详
诗话

中国古代诗歌理论批评的一种形式。诗话的萌芽很
早,象《西京杂记》中司马相如论作赋、扬雄评司马相
如赋;《世说新语》的《文学》、《排调》篇中谢安摘
评《诗经》佳句,曹丕令曹植赋诗,阮孚赞郭璞诗,袁
羊调刘恢诗;《南齐书·文学传论》中对于王粲、曹植、
鲍照等一系列作家作品的评论;《颜氏家训》的《勉学》、
《文章》篇中关于时人诗句的评论和考释,都可以看作
是诗话的雏形。钟嵘的《诗品》,过去有人看作是最早
的一部“诗话”著作,清人何文焕编印《历代诗话》即
以此书冠首,但严格地说,它还不是后世所说的诗话。唐
人大量的论诗诗,如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偶题》,
李白、韩愈、白居易等的论诗诗等,则是以诗论诗的一
种形式。唐代出现的《诗式》、《诗格》一类著作等,
更进一步接近了后世所说的诗话。
  诗话正式出现在宋代。第一部诗话是北宋中叶欧阳
修的《六一诗话》。在这以后,诗话成为评论诗人诗作、
发表诗歌理论批评意见的一种广泛流行的形式。据郭绍
虞《宋诗话考》,现存完整的宋人诗话有42种;部分流
传下来,或本无其书而由他人纂辑而成的有46种;已佚,
或尚有佚文而未及辑者有50种,合计138种。
  宋代诗话的发展,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早期的诗
话以记事为主,不过不同于一般的记事笔记,它所记的都
是有关诗人和诗作的琐事轶闻。欧阳修在《六一诗话》
自序中说:“居士退居汝阴,而集以资闲谈也。”就说
明了它的宗旨在于集琐事,资闲谈。司马光的《温公续
诗话》也同样如此。后来,诗话的范围不断扩大,除记
事外,逐渐增加了考订辨证、谈论句法一类的内容。南
宋初许□在《彦周诗话》自序中说:“诗话者,辨句法,
备古今,纪盛德,录异事,正讹误也。”就是对当时诗
话内容的概括。诗话的再进一步发展,是越来越多地谈
论有关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问题,加强了它的理论批评
性质。这方面成就较高的诗话有张戒的《岁寒堂诗话》、
姜夔的《白石道人诗说》、严羽的《沧浪诗话》等。特
别是严羽的《沧浪诗话》,不仅对当时江西诗派“以文
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流弊进行了尖锐
的批判,而且提出了作者对于诗歌创作的比较完整、系
统的纲领性意见。其中如“别材”、“别趣”说,“兴
趣”说(见兴趣说),“妙悟”说等,都有很高的理论
价值,对后世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明清时期曾有不少人对宋代诗话持否定态度,认为
诗话兴而诗衰。个别人如袁枚甚至认为宋代诗话简直不
屑挂齿,题诗谓“我读宋诗话,呕吐盈中肠。附会韩与
杜,琐屑为夸张”(《题宋人诗话》)。但这实际上是不
公正的。宋诗话中津津乐道地记述“点铁成金”、“夺
胎换骨”、“以禅喻诗”等说法,以及其他方面的琐细
杂事,固然为数很多,意义不大,但它毕竟保留和记录了
那个时代关于诗歌创作问题的许多直接间接的史料,其
中也不乏理论批评方面的精辟见解,这些,还是应当予
以肯定的。
  诗话在宋以后,继续有所发展。金元两代,除元好
问的《论诗绝句》外,较有价值的是王若虚的《滹南诗
话》。明代诗话中,李东阳的《怀麓堂诗话》、谢榛的
《四溟诗话》、王世贞的《艺苑卮言》、王世懋的《艺
圃撷余》、胡应麟的《诗薮》等,也都有一些较好的见
解,曾程度不同地对诗歌创作发生过影响。
  清代诗话在理论批评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首先是王夫之的《□斋诗话》,其中对于诗的情与景互
生互藏的辩证关系,对于诗的“体物”、“会景”与生
活积累的关系,对于诗的“意”和“势”的关系及“咫
尺写万里”的特点等等,都有精湛的论述和独到的见解。
叶燮的《原诗》,不仅具有严整的理论体系,对诗歌与
现实,诗歌与时代发展的关系,诗歌本身的发展规律,作
家所必须的“才、胆、识、力”诸条件等等,都有系统
的、精辟的论述;而且在对于诗歌的特点,及其与理论著
作区别“定位”与“虚名”的关系等等方面的论述,识
见更加精辟。王士□的《带经堂诗话》反映了他的神韵
说主张,但理论价值远不及《□斋诗话》。袁枚的《随
园诗话》卷帙浩繁,代表着明代公安派的性灵说在清代
的余响。其中对沈德潜强调封建纲常的格调说大加讥贬,
具有一定的反封建礼教的意义。它并且针对以翁方纲为
代表的提倡学问诗等主张,强调诗歌创作要出自真感情,
有不少可取的意见。其他如赵翼的《瓯北诗话》、潘德
舆的《养一斋诗话》等,也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近代
林昌□的《射鹰楼诗话》反映了反帝爱国的时代精神,
梁启超的《饮冰室诗话》大力地鼓吹“诗界革命”并保
留了许多关于“诗界革命”的史料,都曾起过积极的历
史作用。
  明清时期,词话、曲话等形式也在诗话的影响下发
展起来,例如李渔的《李笠翁曲话》,况周颐的《蕙风
词话》,陈廷焯的《白雨斋词话》,近代王国维的《人
间词话》等,其中《李笠翁曲话》和《人间词话》,在
理论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前者对戏曲创作中的一系
列问题,进行了较好的或精到的分析,是戏曲文学理论方
面的代表性著作;后者则在一些问题上颇有创见。此外
还有总论诗、词、曲、赋、文的,如刘熙载的《艺概》,
也颇多创见。这些词话、曲话的出现,进一步丰富了中
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形式。
  诗话、词话、曲话等的一般特点是:多数并不以系
统、严密的理论分析取胜,而常常以三言五语为一则,发
表对创作的具体问题以至艺术规律方面问题直接性的感
受和意见。而它们的理论价值,通常就是在这些直接性
的感受和意见中体现出来的。
                   (敏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