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首页 > 诗词常识 > 文学理论 > 通感
· 先秦
·
· 魏晋
· 南北朝
·
· 唐五代
·
·
·
·
·
·
· 近代
· 现当代
· 不详
通感

文学理论术语,指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
器官间的互相沟通。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
种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它系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
心理现象,与人的社会实践的培养也分不开。在通感中,
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
重量。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
相通,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用现
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些都是“通感”。
  通感中之一是“听声类形”。马融《长笛赋》:“尔
乃听声类形,状似流水,又象飞鸿。”(《文选》)这样
的通感是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季札闻乐来的:“为
之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体。’”杜
预注:“论其声。”按在“曲而有直体”下又称“曲而
不屈”。孔颖达正义:“季札或取于人,或取于物,以
形见此德。每句皆下字破上字而美其能不然也。……物
有曲者失于屈桡,此曲而能不屈也谓王者曲降情意,以
尊接下,恒守尊严,不有屈桡。”此则听《大雅》之乐
声,有类于王者以尊接下之形。《礼·乐记》:“止如
槁木,倨中矩,勾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正义:“止
如槁木者,言音声止静,感动人心,如似枯槁之木,止
而不动也。倨中矩者,言其音声雅曲,感动人心,如中
当于矩也。勾中钩者,谓大屈也,言音声大屈曲,感动
人心,如中当于钩也。累累乎端如贯珠者,言音声之状,
累累乎感动人心,端正其状,如贯于珠。言音声感动于
人,令人心想形状如此。”都是听声类形。
  “听声类形”,又如嵇康《琴赋》:“状若崇山,又
象流波,浩兮汤汤,郁兮峨峨。”琴声有时如高山峨峨,
有时如水声汤汤。如山是听声类形,如水声是听声类声。
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
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
滑,幽咽泉流水下滩。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
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这里用急雨声、私语声、珠落玉盘声、莺语声、幽咽泉
声、银瓶破裂声、刀枪相击声、裂帛声来比琵琶声,是
以声类声。按《吕氏春秋·本味》:“伯牙鼓琴,钟子
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说琴声如太山,是
听声类形;说琴声如流水声,是听声类声。钟子期说象
太山时,心目中有太山的形象;说“汤汤乎若流水”时,
耳中既有流水声,眼中也有流水形,所以在以声类声时
兼有以声唤起流水形的感觉。因此,在急雨声、私语声、
珠落玉盘声、莺语声、幽咽泉声、银瓶破裂声、刀枪相
击声、裂帛声里也会唤起各种形象,象急雨、私语、珠
落玉盘直到刀枪相击和裂帛的形象,即在以声类声中也
会唤起以声类形,即听觉通于视觉了。再象“莺语花底
滑”、“水泉冷涩”,“滑”和“冷涩”是触觉,即听
觉通于触觉了。“幽咽泉流水下滩”,“幽”是感觉,是
听觉通于感觉了。
  这种以声类声,又能唤起别的形象的,《文心雕龙·
比兴》称:“王褒《洞箫(赋)》云:‘优柔温润,如慈
父之畜子也。’此心声比心者也;马融《长笛(赋)》
云:‘繁缛络绎,范(雎)蔡(泽)之说也。’此以响
比辩者也。”这里把箫声的柔和,比慈父畜子,笛声的
繁响,比辩士游说,也是以声类声,但同时又唤起慈父
畜子和辩士辩论的形象。
  韩愈《听颖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
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
势一落千丈强。”“儿女语”是以声类声,又唤起儿女
谈情。“勇士赴敌场”,是以声类形了。浮云柳絮的飞
扬,既指琴音的纵横变态,更是以声类形。从百鸟的喧
啾到忽见孤凤凰,是类声和类形的结合。“跻攀分寸不
可上”到“失势一落千丈强”,可以和“上如抗,下如
坠”印证,指肌肉通于肌肉运动觉:随着声音的上下高
低,身体里起一种“抗”“坠”“攀”“落”的感觉。
  李贺《李凭箜篌引》:“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
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弦动紫皇。”这里
的“玉碎凤凰叫”,是以声类声,但也可以唤起形象。王
琦注:“玉碎状其声之清脆;凤叫,状其声之和缓。”
又称:“蓉泣,状其声之惨淡。兰笑,状其声之冶丽。”
就是以声类形了。又注“融冷光”:“言其声能变易气
候”,注“动紫皇”:“言其声能感动天神。”是听觉
通于触觉与感觉了。
  通感还有曲喻的作用。曲喻是由一个比喻转到另一
种感觉。韩愈《和水部张员外宣政衙赐百官樱桃诗》:
“香随翠笼擎初到,色映银盘写未停。”樱桃是红的,说
它香,是视觉通于嗅觉。但樱桃并不香,这个香是从它
象红花,由红花唤起的香。又韩愈《南山》诗:“或竦
若惊□(雉鸣)”,“或背若相恶,或向若相佑”,这就把
眼中所看到的石头,由竦立象雉,由雉引出雉鸣来,即曲
喻,也即视觉通于“惊□”的听觉。有的石头相“背”
或相“向”,由相背或相向引出“相恶”或“相佑”来,
是曲喻,也即视觉通于“相恶”“相佑”的感觉。石头
不会发声或相恶相佑,通过通感,打通了视觉与听觉感
觉的界限。
  宋祁《玉楼春》词:“红杏枝头春意闹”,李渔《窥
词管见》七则:“此语殊难着解。争斗有声之谓‘闹’,
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予实未之见也。”王国
维《人间词话》七:“‘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
境界全出。”说“境界全出”表示写出了作者的感情,即
感到春意的蓬勃。钱钟书在《通感》中指出:“用‘闹’
字,是想把事物的无声的姿态描摹成好象有声音,表示
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这就是通感。通感
要求的是全身心地去感知生活,或审美对象,从而捕捉
到完整的艺术形象。
                  (周振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