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首页 > 诗词常识 > 文学理论 > 才性
· 先秦
·
· 魏晋
· 南北朝
·
· 唐五代
·
·
·
·
·
·
· 近代
· 现当代
· 不详
才性

人的才能和禀性。始见于赵岐《孟子·告子》“非
天之降才尔殊也”注:“非天降下才性与之异也”,王
充《论衡·命禄》:“故夫临事知愚,操行清浊,性与
才也。”魏晋玄学兴起后,“才性”更是被广泛清谈的
问题之一,袁□并有《才性论》(《艺文类聚》卷二十
一)。后被运用于文学批评,泛指作家的天才与气质,指
文学创作中作家主观方面的条件。“才”指天才和才能,
“性”指作家的气质和个性,两者都直接地影响着作者
的创作。
  三国时期,刘邵的《人物志》是中国最早论及性格
类型的著作。其中品评人物,比较注意人的才性的区分。
在《人物志·八观》第七中就提出“观其所短,以知所
长”,并认为人有偏才和兼才之别。葛洪《抱朴子·辞
义》也有关于才性的“偏长”、“兼通”之说。在中国
古代文论中,第一次接触到作家的气质与作家的创作之
间的关系的,是曹丕的《典论·论文》。认为作家独特
的气质、个性,形成了各自的独特风格。所谓“文以气
为主,气之清浊有体”,“清浊”即指作家气质、个性
的刚柔:“应□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
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但他过于强
调了作家气质、个性的先天性:“至于引气不齐,巧拙
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却完全忽视了后天
的社会实践和艺术素养对于作家气质、个性形成中的作
用。
  到刘勰的《文心雕龙》,对作家的才能、个性之与
作家创作的关系,才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探讨。
  刘勰曾反复地强调作家天才和气质的不同:“才分
不同,思绪各异”(《文心雕龙·附会》篇);“□桂
同地,辛在本性”(《事类》篇);“性各异禀”(《才
略》篇)。这种才能、个性方面的差异,决定着作家们
各不相同的风格:“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
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然才有庸□,气有刚柔,学
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是以笔区
云谲,文苑波诡者矣。故辞理庸□,莫能翻其才;风趣
刚柔,宁或改其气;……各师成心,其异如面。”(《体
性》篇)就是说,一个作家作品的辞理的平庸或杰出,他
的作品风格上的阳刚和阴柔,都是和作家本人的才性分
不开的,从而提出了作家的才能和个性,是形成其作品
的独特风格的基础。刘勰并用这样的观点,对历代作家
的创作进行了评论。譬如在《体性》篇中,他从性格对
于创作风格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吐纳英华,莫非情性。
是以贾生俊发,故文洁而体清;长卿傲诞,故理侈而辞
溢;子云沉寂,故志隐而味深……触类以推,表里必符,
岂非自然之恒资,才气之大略哉!”就是说,作家外在
的文辞风格的表现,都是他的内在性格的一种自然而然
的反映。
  而作家的才能和个性的发展,又常常是和时代分不
开的。所以刘勰在《才略》篇中,在分析了后汉和前汉、
晋代和建安时代的创作时,指出前者不如后者,主要就是
时代风尚影响的结果。例如他认为东晋的文意单薄,和
当时的清谈之风的影响就是分不开的。所谓“何也?岂
非崇文之盛世,招才之嘉会哉?嗟夫,此古人所以贵乎
时也。”在《诸子》篇中,他认为由于百家争鸣的气氛,
使得诸子能够“越世高谈,自开户牖”;而汉代由于依
经立论的结果,“虽明乎坦途,而类多依采”,所以不能
不比诸子逊一筹。在《时序》篇中,更进一步指出了建
安文学“梗概而多气”的风格特点,和建安时代的“世
积乱离,风衰俗怨”的时代影响分不开;晋代虽然“人
才实盛”,但由于“运涉季世,人未尽才”。这就是他
提出的著名的“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的观点。
  这些看法对于促进人们对于风格理论的研究,具有
积极意义。
  在天才的问题上,刘勰一方面接受了曹丕的观点,很
强调它的先天性,如所谓“才力居中,肇自血气”,“才
有(由)天资”(《体性》篇)等;但刘勰和曹丕不同
的是,他既承认天才的先天性,又很重视作家后天学习对
于才能发挥的重要性:“才之能通,必资晓术”(《总
术》篇);“将赡才力,务在博见”,“文章由学,能在
天资”(《事类》篇);“八体屡迁,功以学成”(《体
性》篇)。这样的认识,无疑是更为全面的。
  刘勰之后,关于才性对于文学创作和风格理论的关
系,曾为后世的许多作家、理论家进一步探讨和发挥。
                   (敏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