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首页 > 诗词常识 > 文学理论 > 发愤说
· 先秦
·
· 魏晋
· 南北朝
·
· 唐五代
·
·
·
·
·
·
· 近代
· 现当代
· 不详
发愤说

中国古代关于优秀作品产生原因的一种说法。亦称
孤愤说。屈原《惜诵》有“发愤以抒情”;《淮南子·
训齐俗》也有“愤于中而形于外”。司马迁继承了这些
说法,并根据自己的切身遭遇,提出了发愤说。司马迁
认为,历史上的优秀作品,都是由于作者在社会生活中
遭遇到重大不幸,“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发愤
之所为作”(《史记·太史公自序》、《报任少卿书》)。
这一观点,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很大。东汉桓谭所说“贾
谊不左迁失志,则文彩不发”;唐代韩愈所说“和平之
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词难工,而穷苦之言易
好”;宋代欧阳修所说,诗穷而后工;陈师道所说,“惟
其穷愈甚,故其诗愈多”;一直到清代王国维所说“物
之不得其平而鸣者也;故欢愉之词难工,愁苦之言易巧”,
都是这一观点的引申和发挥。宋、元以后,小说创作日
趋繁荣,很多人又认为优秀小说也都是发愤之作。如李
贽说《水浒传》的作者“虽生元日,实愤宋事”,是“发
愤之所作”;金圣叹说《水浒传》作者“发愤作书”、
“怒毒著书”,是“天下无道”所激起的“庶人之议”;
陈忱说他的《水浒后传》是“泄愤之书”;张竹坡说《金
瓶梅》作者“乃一腔愤懑而作此书”;蒲松龄说他的《聊
斋志异》是“孤愤之书”,等等。可见,在封建社会中,
发愤著书确实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发愤说就是对这
一现象的概括。所谓“发愤”,虽然是与作家个人的不
幸遭遇直接联系的,但实际上却是对于当时不合理的社
会现实的一种义愤和批判。这就使得发愤说有了更明确、
更深广的社会内容。
                   (叶朗)